[发明专利]罐区及装车系统的尾气处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67921.6 | 申请日: | 2019-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0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司文学;严大洲;郑红梅;张升学;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司丽琦;于宝庆 |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系统 吸附塔 尾气处理系统 罐区 装车系统 状态切换 后处理系统 同一时间段 残余尾气 定期循环 工业应用 冷凝系统 收集系统 尾气处理 吸附状态 依次连接 再生状态 气量 富集 脱附 装车 保证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罐区及装车系统的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收集系统、冷凝系统、吸附系统和后处理系统,其中吸附系统包括状态切换阀和依次连接的多个吸附塔,每个吸附塔具有的使用状态包括吸附状态、脱附状态和再生状态;吸附系统通过状态切换阀实现每个吸附塔的使用状态的定期循环切换,并使每个吸附塔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别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以保证吸附系统连续富集残余尾气。该尾气处理系统不仅可以适应罐区的常规尾气处理,还能够应对装车时产生的大量波动气量,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工业尾气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罐区及装车系统的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开始逐步加强对罐区及装车系统尾气排放的控制,特别是对于油品、有刺激性气味、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及形成雾等不能直接排放的物质,需要对其进行回收或者燃烧处理。
罐区产生的尾气量比较稳定,对其回收或者燃烧处理比较容易;但是装车系统产生的尾气则具有间断不连续的特点,而且峰值气量还很大,最大时能达到罐区尾气量的2~3倍,传统的冷凝方法难以适应气量的大幅波动,若按最大气量设计冷凝装置也不划算。
需注意的是,前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罐区及装车系统的尾气处理系统,该尾气处理系统不仅可以适应罐区的常规尾气处理,还能够应对装车时产生的大量波动气量,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一种罐区及装车系统的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收集系统、冷凝系统、吸附系统和后处理系统,其中收集系统用于收集罐区及装车系统的尾气;冷凝系统连接于收集系统,以冷凝尾气,得冷凝液和残余尾气;吸附系统连接于冷凝系统,以富集残余尾气,得富集吸附质和无害气体,后处理系统连接于吸附系统,以回收处理富集吸附质,并排放无害气体;其中,吸附系统包括状态切换阀和依次连接的多个吸附塔,每个吸附塔具有的使用状态包括吸附状态、脱附状态和再生状态;吸附系统通过状态切换阀实现每个吸附塔的使用状态的定期循环切换,并使每个吸附塔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别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以保证吸附系统连续富集残余尾气。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冷凝系统包括冷凝装置和冷凝液回收装置,收集系统的出气口连接于冷凝装置的进气口,冷凝装置的出液口连接于冷凝液回收装置的进液口,冷凝装置的出气口连接于吸附系统的进气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冷凝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冷凝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多个冷凝装置包括第一冷凝装置和第二冷凝装置,收集系统的出气口连接于第一冷凝装置的进气口,吸附系统的进气口连接于第二冷凝装置的出气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冷凝装置为多级双效换热器,第二冷凝装置为冷媒换热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吸附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和第三吸附塔,其中:冷凝系统的出气口连接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连接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第三吸附塔的进气口连接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后处理系统还包括回收装置和排放装置,排放装置排放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和第三吸附塔产生的无害气体,回收装置回收处理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和第三吸附塔产生的富集吸附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均设有内置加热组件、外置加热组件或换热管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每个吸附塔分别设有监测仪,以分别监测通过每个吸附塔的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7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湿法吸收塔净烟气脱白工艺
- 下一篇:罐区及装车系统的尾气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