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6915.9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4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勇;朱俊陆;袁星星;刘仲刚;张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13;H01M10/0525;C01B25/023;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许庆胜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负极材料,该电池负极材料为三维多孔红磷;三维多孔红磷的孔径为10~20nm。该电池负极材料仅为红磷单质,三维多孔红磷相对商业红磷具有三维连通的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从而可以增大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加快了电子和离子的传输速度、缓冲了体积膨胀,进而可以提高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同时保留红磷高比容量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风能,太阳能和波浪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普及并集成到电网中,电池技术逐渐向大规模存储的扩展;同时随着智能可携带设备、可穿戴设备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比能量、高功率、长循环寿命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小、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在通讯、电动汽车、个人电子设备、生物医学工程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电池体系中,负极材料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石墨类碳材料是目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商品化的材料,但其理论比容量较低,质量比容量仅为372mA h·g-1。红磷的理论容量为2596mA h g-1,远远高于石墨类碳材料,且具备化学性质较稳定、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安全无毒等诸多优点,因此红磷成为了一种新的极具吸引力的实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红磷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离子的嵌入/脱出导致体积的变化(约400%),因而电极材料容易粉化,进而从集流体上脱落,导致容量迅速衰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解决了红磷在充放电过程中易发生严重的体积膨胀,因而电极材料容易粉化,进而从集流体上脱落,导致容量迅速衰减的问题。
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负极材料,所述电池负极材料为三维多孔红磷;
所述三维多孔红磷的孔径为10~20nm,优选为10~15nm。
本发明中,该电池负极材料为红磷单质,其结构为三维多孔结构。三维多孔结构红磷相对商业红磷,具有三维连通的多孔结构,其比表面积增大,从而可以增大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加快了电子和离子的传输速度、缓解了体积膨胀,从而避免了红磷严重体积膨胀导致材料易粉化,容量迅速衰减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商业红磷为块状红磷单质。
目前,改善红磷的电化学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红磷与石墨烯复合,以缓冲红磷的体积膨胀,但石墨烯复合材料由于引入低比容量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红磷比例降低,因而复合材料的比容量相应降低。而本申请在改善了红磷体积膨胀的同时,保留了红磷高比容量的特性。
优选地,所述三维多孔红磷的比表面积为30~70m2g-1,优选为50~70m2g-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红磷颗粒进行分散,得到分散液;
步骤2:将所述分散液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电池负极材料;
所述电池负极材料为三维多孔红磷;
所述三维多孔红磷的孔径为10~20nm,优选为10nm。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优选地,所述红磷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红磷进行球磨,离心后取上层悬浮液,依次进行抽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所述红磷颗粒。
优选地,所述球磨的时间为24~48h,更优选为36h,转速为200~500rpm,更优选为45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6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