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现场进出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6189.0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8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国;朱克亮;杨仲吕;马雷;汪和龙;朱晓虹;陈建华;吴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34115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金凯<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30000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数据 云端服务器 数据预处理装置 工程现场 预处理 数据获取装置 预处理装置 报警装置 结果指令 匹配 进出管理系统 返回数据 工程车辆 获取数据 记录匹配 属性数据 图像数据 记录 真实性 卡片 放行 报警 储存 工地 通行 失败 | ||
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现场进出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获取装置、数据预处理装置、云端服务器和报警装置,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车辆或人员进/出工程现场的记录数据,并将所述记录数据上传到数据预处理装置,数据预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记录数据进行预处理,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中,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对预处理后的记录数据与预先设定的记录属性数据匹配,将记录匹配结果指令返回数据预处理装置,报警装置用于获取数据预处理装置下发的匹配失败的记录数据结果指令,以进行报警;可以直接无感通行,避免使用卡片或者人工放行进入工程现场的缺陷,同时图像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中储存,保障了工程车辆进出工地记录的真实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现场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现场进出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需要引进大量工人进行作业,但是由于工人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流动性较大,管理困难,建筑工地上,不仅存在各种大型机械设备,还有多种建筑材料,因此是安全事故的频发地,仅此需要对工程现场的车辆、人员进行监控,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传统车辆或人员进入工程现场时,对于是已配发进出卡的车辆或工作人员,管理方式是通过刷卡进入工地,即驾驶员或工作人员主动在读卡器前刷卡就可进入工地,但这样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对于相对大型的建筑工地,由于工人一直处于高频作业,常出现携带卡片丢失,但不能及时补发,导致工人无法通行;卡片由于便于携带方便工人随意交换,这样便会出现代打卡现象,而且传统门禁管理系统无法规范访客、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进出工地的时间和权限。
对于未配发进出卡的车辆或人员进出工程现场时,通过人工核实后放行或禁止通行,不仅人工核验成本高,而且使得在工程现场进出口或划定进出区域口的车辆/人员通行耗时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工程现场进出管理系统及方法,通过现对进出工程的车辆、人员进行无感检测,实现对非法进入工程的车辆、人员的告警。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工程现场进出管理系统,包括数据获取装置、数据预处理装置、云端服务器和报警装置;
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车辆或人员进/出工程现场的记录数据,并将所述记录数据上传到数据预处理装置,所述记录数据包括车牌图像数据和驾驶员图像数据;
数据预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记录数据进行预处理,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中;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对预处理后的记录数据与预先设定的记录属性数据匹配,将记录匹配结果指令返回数据预处理装置;
报警装置用于获取数据预处理装置下发的匹配失败的记录数据结果指令,以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预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人员进行人脸识别预处理的人脸图像处理模块,所述人脸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光强度计算单元、光强度比较单元、第一人脸识别单元和第二人脸识别单元,所述光强度计算单元包括光强度转换子单元和光强度计算子单元;
所述光强度计算单元用于对当前环境的光强度进行检测,得到当前环境的光强度;
光强度比较单元用于将当前环境的光强度与设定的光强阈值进行比较;
第一人脸识别单元用于在当前环境的光强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强度阈值时,利用数据获取装置上传的RGB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将识别后的人脸图像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匹配验证,当匹配验证失败时,向报警装置下发报警指令;
第二人脸识别单元用于在当前环境的光强度小于设定的强度阈值时,利用所述数据获取装置上传的RGB图像和深度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将识别后的人脸图像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匹配验证,当匹配验证失败时,向报警装置下发报警指令;
所述光强度转换子单元用于将所述RGB图像转换成HSI图像,并提取I通道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6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