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鸿雁低轨通信卫星信号接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4872.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0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伟;屈江峰;郭保稳;刘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航天技术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L29/06;H04B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鸿雁 通信卫星 信号 接收 方法 | ||
1.鸿雁低轨通信卫星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FPGA+ARM架构硬件,接收鸿雁首颗试验星低轨卫星L频段通信信号,对L频段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并下变频至中频频段,完成信号的模数转换,再将中频数字信号依据空口协议,完成对信号的捕获、同步、译码和解扰,得到卫星通信电文,经通信协议解析和数据校验,最终送到串口输出;
FPGA+ARM架构硬件包括天线、射频通道、AD转换器、FPGA处理器和ARM处理器;
天线接收鸿雁低轨卫星L频段通信信号;
射频通道对L频段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并下变频至中频频段;
AD转换器完成信号的模数转换,再将中频数字信号送给FPGA处理器;
FPGA处理器依据空口协议,完成对信号的捕获、同步、译码和解扰,得到卫星通信电文,发送至ARM处理器;
ARM处理器完成信号的码跟踪和载波跟踪,进行通信协议解析和数据校验,最终送到串口输出;
FPGA处理器对信号的具体处理为:
中频数字信号进入FPGA处理器后,先对信号进行捕获,ARM处理器控制捕获流程的启动;捕获流程启动后,信号首先与本地复制载波NCO1的同相支路和 正交相支路进行混频实现载波剥离,再经过一级低通滤波器滤除和频分量,再根据速率档进行数据抽取滤波,得到同相、正交两路数据,对两路数据进行存储,同时对本地生成的C/A码进行存储;存储完毕后,将数据与C/A码进行相关,接着相关结果经过时间T的非相干积分后生成数据对I和Q,求平方后进行相加得到非相干积分幅值;遍历完所有存储的数据,输出最大捕获峰值与码相位信息给ARM处理器,即一次捕获结束;再进行频点遍历,不同速率档采用不同的频率步进,进行捕获流程;每次将捕获结果写给ARM处理器,频点遍历结束后,ARM处理器对捕获结果进行分析,当捕获峰值大于设定的阈值时,认为捕获成功,将此时对应的载波频率和码相位反馈给FPGA处理器;
FPGA用ARM处理器反馈的载波频率和码相位调整载波NCO2和码发生器2,完成信号的粗同步,对输入中频信号进行载波剥离和码剥离,并进行早码、准码和晚码共六路信号的积分相关,积分周期T,码间距1/2chip,得到的相关值送给ARM处理器进行信号跟踪,跟踪反馈的结果再写给FPGA处理器,精细调整本地复制载波频率和C/A码码相位,实现信号的精同步;
信号跟踪稳定后,提取原始数据,与帧头比较,恢复完整的数据包,然后对其进行LDPC译码和解扰,获得卫星通信电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鸿雁低轨通信卫星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天线采用微带天线,接收和发射两层一体,并采用双馈提高轴比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鸿雁低轨通信卫星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射频通道对信号的具体处理为:
接收的卫星信号进入低噪放单元,首先进行滤波和放大,防止发射信号对低噪放进行阻塞,信号经一级放大后经镜像滤波器对镜像信号和发射信号进行滤波,再经一级放大后输出到下变频单元;在接收信号下变频之前增加一级放大和滤波,然后与本振进行混频,将L频段信号下变频至中频,再经放大和滤波后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鸿雁低轨通信卫星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ARM处理器控制捕获的启动,包括自动重捕机制和通过串口设置进行信号重捕;完成信号的码跟踪和载波跟踪,进行通信协议解析和数据校验,最终送到串口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航天技术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航天技术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48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