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制备MoS2/g-C3N4管状异质粉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4355.3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8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劲松;吴頔;李德涵;谢宇;徐泽忠;王玉;李明华;鲁红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02 | 分类号: | B01J20/02;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体 异质 形貌 半胱氨酸 可控制 管径 三聚氯氰 三聚氰胺 系列实验 逐渐增大 反应釜 可调的 水热法 钼酸铵 棒状 锅水 可控 硫脲 热法 乙腈 尿素 洗涤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制备MoS2/g‑C3N4管状异质粉体的方法,涉及以三聚氯氰、三聚氰胺、尿素、乙腈、钼酸铵、硫脲和L‑半胱氨酸为原料,通过一锅水热法使其在反应釜中反应完全,经离心、洗涤后得到MoS2/g‑C3N4异质粉体。本发明通过水热法成功的获得管径形貌可调的MoS2/g‑C3N4异质粉体。通过系列实验表明所获得的MoS2/g‑C3N4异质粉体主要呈现为管状和棒状,随着L‑半胱氨酸量的增加,MoS2/g‑C3N4异质粉体的管径逐渐增大,且形貌、粒度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和治理水污染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控制备MoS2/g-C3N4管状异质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能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为动力发展起来的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方面显示出优异的性能。
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600℃的高温条件下仍可以维持化学性质的稳定,且有良好的耐酸碱的效果。作为当今最热的光催化剂,其在光解水产氢和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等光催化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g-C3N4的带隙约为2.7eV。g-C3N4和MoS2的结构类似,它们的本征能带位置使其可以构成II型异质复合材料,因此更利于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和转移。同时由于MoS2带隙在1.2-1.9eV之间,较窄的带隙宽度可以使其与g-C3N4复合后增强g-C3N4对可见光的利用能力。目前针对一锅法合成MoS2/g-C3N4异质结构的管状粉体方面合成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和成本低廉的MoS2/g-C3N4管状异质粉体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制备MoS2/g-C3N4管状异质粉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三聚氯氰、三聚氰胺、尿素、钼酸铵、硫脲和L-半胱氨酸,将其倒入烧杯,加入10mL去离子水和10mL乙腈作为溶剂,并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5min。
(2)将步骤(1)制备的搅拌混合液倾倒入事先洗好的25mL水热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盖好放到恒温鼓风烘箱中,设置温度为200℃,反应36h;待反应结束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反应釜,将反应后生成的粉末用离心机离心,并分别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洗涤数次,将洗涤后粉末放到真空干燥箱中,设置温度为60℃,真空干燥10h得到MoS2/g-C3N4黑色粉末。
优选的是,步骤(1)中,分别称取0.282g三聚氯氰、0.106g三聚氰胺、0.108g尿素、0.038g钼酸铵、0.170g硫脲和0.100g L-半胱氨酸。
优选的是,步骤(1)中,分别称取0.324g三聚氯氰、0.103g三聚氰胺、0.124g尿素、0.038g钼酸铵、0.170g硫脲和0.100g L-半胱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4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