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63869.7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4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肖丹;王国宝;曾自强;张立锋;张向阳;余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能 射线 ct 设备 同步 数据 采集 校准 方法 控制系统 | ||
1.一种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所述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射线源的输出脉冲信号进行检测;
S2.在检测到所述脉冲信号时执行所述脉冲信号的数据采集,获得脉冲信号数据;
S3.在执行完所述步骤S2之后并且在检测到来自所述射线源的下一次脉冲信号之前,执行对环境的数据采集,获得环境信号数据;以及
S4.通过对所述脉冲信号数据和所述环境信号数据进行对比,获得待检测对象的数据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计时器保证脉冲信号的数据采集与环境的数据采集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设置为能够避免高能X射线引起的感生放射效应的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检测所述输出脉冲信号的上升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所述输出脉冲信号的上升沿的同时启动计时器进行计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执行所述脉冲信号的数据采集的步骤包括对所述输出脉冲信号的下降沿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所述输出脉冲信号的下降沿时,使所述计时器延时第一时长后停止计时,记录所述脉冲信号的束流剂量值,并且记录所述计时器的第二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计时器延时第三时长后,执行环境信号数据的采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环境信号数据的采集的第四时长等于所述第二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完所述环境信号数据的采集之后,对所述高能X射线CT设备执行相应的机械控制操作。
9.一种用于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脉冲信号检测模块,所述脉冲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射线源的输出脉冲信号进行检测;
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脉冲信号时执行所述脉冲信号的数据采集,获得脉冲信号数据,以及执行对环境的数据采集,获得环境信号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对所述脉冲信号数据和所述环境信号数据进行对比,获得待检测对象的数据信息,以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脉冲信号检测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和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协同操作;
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设置为:在获得所述脉冲信号数据之后并且在所述脉冲信号检测模块检测到来自所述射线源的下一次脉冲信号之前,获得所述环境信号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计时器,用于保证脉冲信号的数据采集与环境的数据采集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设置为能够避免高能X射线引起的感生放射效应的干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信号边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脉冲信号的边沿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高能X射线束流剂量采集子模块和本底数据采集子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器用于对数据采集的时长进行计时和记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高能X射线CT设备的同步数据采集和校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由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数据以及所述计时器的计时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38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进行墙体暗装的弱电柜
- 下一篇: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