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近扩远复杂缝网压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2191.0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4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倩云;赵振峰;李宪文;马旭;张燕明;白建文;丁勇;马新星;问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7 | 分类号: | E21B43/267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红霖<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07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置液 携砂液 排量 粘液 净压力 裂缝 配制 陶粒 天然微裂缝 复杂裂缝 裂缝生长 裂缝网络 低排量 近井 网压 远井 诱导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近扩远复杂缝网压裂方法,包括:步骤1,注入第一前置液:第一前置液的粘度大于等于50mPa.s,排量小于等于3m3/min;步骤2,注入第二前置液:第二前置液的粘度小于等于5mPa.s,排量大于等于10m3/min;步骤3,注入携砂液:先注入由70‑140目粉陶配制的携砂液;随后再注入由40‑70目小陶粒配制的携砂液。本发明前置液分为2个阶段,先高粘液低排量注入,低净压力促使主裂缝生长;后低粘液高排量注入,高净压力诱导主裂缝周围分支缝与天然微裂缝开启,从而开启了近井眼主裂缝为主、远井端复杂裂缝为主的裂缝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压裂领域,涉及一种控近扩远复杂缝网压裂方法。
背景技术
水力压裂是低渗、致密储层改造最为有效增产技术,随着北美及国内页岩气的规模开发,滑溜水体积压裂已成为主流设计思路,滑溜水体积压裂注重“大液量、大排量、低砂比”模式,全程滑溜水或少许交联液携砂,施工排量保持在10m3/min以上,井底高净压力瞬间突破水平两向应力差,同时低粘滑溜水基本无造壁功能,沿人造裂缝及天然裂缝迅速扩展,造成储层段裂缝复杂化,使得改造体积远大于常规压裂。但该项技术存在一定不足,近井眼裂缝过于复杂,当注入与滤失量相等时,裂缝系统不再像远处延伸,导致优势缝网集中在近井眼周围,远端裂缝反而不复杂,影响远端油气渗流,制约了长期稳产与累产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控近扩远复杂缝网压裂方法,使得近井眼以营造单一主裂缝为主,远井端以形成复杂缝网为主,从而达到在同等压裂准备情况下,增加有效改造体积的目的,利于远端油气渗流,保证长期稳产与累产提升。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控近扩远复杂缝网压裂方法,包括:
步骤1,注入第一前置液:第一前置液的粘度大于等于50mPa.s,排量小于等于3m3/min;
步骤2,注入第二前置液:第二前置液的粘度小于等于5mPa.s,排量大于等于10m3/min;
步骤3,注入携砂液:先注入由70-140目粉陶配制的携砂液;随后再注入由40-70目小陶粒配制的携砂液。
优选的,步骤1中,第一前置液的粘度为50-75mPa.s,排量为2.2-3.0m3/min。
优选的,步骤1中,第一前置液为交联胍胶压裂液体系。
优选的,步骤1中,控制注入第一前置液产生的净压力小于储隔层的应力差。
优选的,步骤2中,第二前置液的粘度为3-5mPa.s,排量为10-12m3/min。
优选的,步骤2中,第二前置液为滑溜水。
优选的,步骤2中,控制注入第二前置液产生的净压力等于储隔层的应力差。
优选的,第二前置液注入液量为第一前置液注入液量的2-3倍。
优选的,步骤3中,70-140目粉陶用量与40-70目小陶粒用量的质量比为(2-5):1。
优选的,步骤3中,70-140目粉陶用量与40-70目小陶粒用量的质量比为(2-3.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21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