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模具刻字符转成可编辑文本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62106.0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3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姚小春;张明桢;邓强强;薛飞;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泰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40/126 | 分类号: | G06F40/126;G06V30/148;G06V30/1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莫鹏飞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刻字 转成 编辑 文本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模具刻字符转成可编辑文本的方法,包括:刻字面提取步骤、独特刻字符识别步骤、刻字符方向确定步骤和可编辑文本输出步骤,在把模具刻字符转成可编辑文本的过程中,先识别出下划线这一独特的刻字符,然后以下划线为基础建立坐标轴,根据坐标轴来确定刻字符的文字方向,再将各个刻字符的轮廓特征数据与字模库中标准字符的轮廓特征数据依次进行相似度比较,最后从字模库中分别提取出与各个刻字符相似度最高的标准字符作为可编辑文本输出,这样刻字符转成可编辑文本的正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字模具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模具刻字符转成可编辑文本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模具设计中,模具实体的每个零件在建模设计时都会刻上一些直观的零件信息来对各个零件进行区分,这些零件信息包括多个刻字符,不同的刻字符组合可表示不同的零件信息,例如零件的类型、尺寸等,同一个零件上不同的刻字符组合被独特的刻字符(例如下划线)分隔开来,零件上的所有刻字符都涂有标识色以避免与其它几何拓扑信息混淆。SIEMENS的NX软件是模具制造行业中进行模具设计与加工、仿真工作中使用较广泛的软件之一,基于NX软件的API接口(应用程序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可以方便地实现提取零件的包括刻字符在内的所有几何拓扑信息,再把这些几何拓扑信息转换成可编辑文本后记录起来。但是,由于刻字符在模具上的方向不统一,若把刻字符提取出来后直接转成可编辑文本,则在转换过程中容易因方向不同而导致识别不准确,从而导致转换的正确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模具刻字符转成可编辑文本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刻字符转成可编辑文本的方法,包括:
刻字面提取步骤:遍历获取模具实体上的所有面,以带有刻字符标识色的面作为刻字面,并将刻字面提取出来;
独特刻字符识别步骤:在刻字面上遍历获取所有刻字符,识别出下划线这一独特的刻字符;
刻字符方向确定步骤:以所述下划线的两个端点为基础任意定一个方向,沿该方向建立坐标轴,根据该坐标轴与其他刻字符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刻字符的文字方向;
可编辑文本输出步骤:提取每个刻字符的轮廓特征数据,将各个刻字符的轮廓特征数据与字模库中标准字符的轮廓特征数据依次进行相似度比较,然后从字模库中分别提取出与各个刻字符相似度最高的标准字符作为可编辑文本,最后按照刻字符的文字方向来输出对应的可编辑文本。
优选地,在所述刻字符方向确定步骤后,所述可编辑文本输出步骤前,设有刻字符压缩比确定步骤:通过所述坐标轴来计算刻字面上的下划线的长度,并将该下划线的长度数据与字模库中的标准下划线的长度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来确定模具上的刻字符与字模库中的标准字符之间的长宽压缩比;
在所述可编辑文本提取步骤中,先按照所述长宽压缩比来缩放刻字符,使得刻字符尺寸与字模库中的标准字符相同,再提取缩放后的每个刻字符的轮廓特征数据。
优选地,在所述独特刻字符识别步骤中,若没有识别出下划线这一独特的刻字符,则跳过刻字符方向确定步骤,直接执行可编辑文本输出步骤。
优选地,在所述刻字面提取步骤中,使用SIEMENS NX软件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来遍历获取模具实体上的所有面。
优选地,在所述独特刻字符识别步骤中,若识别出某个未知刻字符是一条线段,且该线段两端的虚拟延长线和垂直于该线段的所有虚拟垂直线都没有穿过其他刻字符,则可确定该未知刻字符是独特的刻字符——下划线。
优选地,在所述独特刻字符识别步骤中,使用SIEMENS NX软件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来遍历获取刻字面上的所有刻字符。
优选地,在所述刻字符方向确定步骤中,先根据所述坐标轴与其他刻字符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刻字符的上下方向,再根据上下方向来确定左右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泰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泰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2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