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桃蚜获取马铃薯卷叶病毒属芸薹黄化病毒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60873.8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6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韩成贵;左登攀;王颖;李大伟;于嘉林;张宗英;王献兵;张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Q1/18;C12R1/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获取 马铃薯 病毒 属芸薹 黄化 方法 | ||
1.一种利用桃蚜(Myzus persicae)获得马铃薯卷叶病毒属芸薹黄化病毒(Brassicayellows virus,BrYV)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S1:获得携带芸薹黄化病毒的病毒转基因植株;
S2:获得饲毒用无毒蚜虫;
S3:用所述无毒桃蚜从含有病毒基因组的转基因植株和冷冻病叶中获得病毒;
S4:检测获毒后所述桃蚜的传毒能力;
其中,步骤S2进一步包括:鉴定传毒蚜虫为桃蚜、分离获得无毒单克隆系桃蚜的步骤,所述鉴定传毒蚜虫为桃蚜的步骤为:提取单头蚜虫DNA,利用蚜虫线粒体通用引物LEP-F:ATTCAA CCAATCATAAAGATATTG,LEP-R:AAACTTCTGGATGTCCAAAAAATCA,扩增蚜虫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扩增出的目的条带测序后在NCBI上进行Blast鉴定,对比与桃蚜Myzus persicaestrain YL-cabbage的COI基因同源性;
所述步骤S3具体为:选取生长至3-4周的芸薹黄化病毒转基因拟南芥,取适量病叶或者整株植物和已冻存于-20℃冷冻病叶作为毒源置于玻璃瓶中进行饲毒,每组处理接入60只2-4龄无毒的桃蚜,饲毒48小时后将存活的桃蚜移出并记录桃蚜存活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转基因植株是BrYV病毒全长cDNA转基因拟南芥株系植株,可使用长成的转基因植株、预先采集发病叶片或保存的冷冻病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病叶获得是将转基因拟南芥种子播种之后,植株生长至3-4周采集或者农杆菌接种发病及田间采集发病植株并进行预先冷冻处理,冷冻温度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获得无毒单克隆系桃蚜的步骤为:将所述已鉴定为桃蚜的蚜虫进行单头扩繁,分离初产若蚜转接于健康植物中进行大量扩繁,采用RT-PCR法检测确定蚜虫是否携带病毒。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检测获毒后所述桃蚜的传毒能力具体是采用RT-PCR方法检测接种后拟南芥发病率,检测所采用的的引物为:BrY4964F:CATAAAGCCCTTGTCGGCGAG;Br/Tu5635R:GTAGAACACTCGTTGCCTATCC。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马铃薯卷叶属芸薹黄化病毒的品种抗性评价和抗病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08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