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华鳖微卫星标记、其引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7363.5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管越强;刘文婷;乔艳珍;张耀红;康现江;孟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白海静 |
地址: | 07100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华 卫星 标记 引物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华鳖微卫星标记、其引物及应用,包括6个微卫星标记,分别为sp601、sp603、sp604、sp610、sp316、mitf;其中,sp601为SEQ ID NO.1所示的DNA序列或其互补序列;sp603为SEQ ID NO.2所示的DNA序列或其互补序列;sp604为SEQ ID NO.3所示的DNA序列或其互补序列;sp610为SEQ ID NO.4所示的DNA序列或其互补序列;sp316为SEQ ID NO.5所示的DNA序列或其互补序列;mitf为SEQ ID NO.6所示的DNA序列或其互补序列。发明提供的微卫星引物具有PCR扩增结果稳定、多态性高等特点,可用这些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品种鉴定等,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DNA标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华鳖微卫星标记、其引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经历过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化水平再到当今的分子水平。与前三者相比,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标记优点在于:1)多态性丰富;2)数量大;3)不受外界环境等因素限制,同时也可在不同组织的不同发育阶段中检测到。
分子标记直接反映遗传变异形式,且所反映的遗传变异种类丰富,受环境影响较少,且分子标记检测有着良好的重复性。继形态学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和免疫学标记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基因定位和遗传育种等方面。
微卫星标记技术(microsatellite),又称为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Repeats,SSR),是以重复单位(1-6bp的核苷酸)首尾相连,均匀分布在整个生物基因组中[19]。其原理是SSR位点两端侧翼序列保守性高,因微卫星本身基序和重复次数都不同,进行PCR扩增时形成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可用于遗传学分析。微卫星标记的优点是基因组上SSR片段分布广泛、对模板质量要求低、共显性遗传;且较保守,容易检测。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隶属爬行纲(Reptilia)、龟鳖目(Testudinata)、鳖科(Trionychidae)、鳖属(Pelodiscus),自然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北部、韩国、俄罗斯东部,也被引入泰国、马来西亚、美国夏威夷等地。在我国,除新疆、西藏和青海外其余各省均产中华鳖。由于其独特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成为我国重要的特种水产经济动物。目前我国中华鳖的养殖品系较多,不同品系的稚鳖形态差异不大,鳖卵更是难以区分,但不同品系的养殖特性差异较大,因此市面上经常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造成严重的种质混杂,导致性状退化,此外人为引种导致病害频发,品质下降。因此,保护中华鳖种质的工作迫在眉睫,遗传多样性的评价在中华鳖种质的保护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中华鳖微卫星标记、其引物及应用,以为中华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效的工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华鳖微卫星标记,包括6个微卫星标记,分别为sp601、sp603、sp604、sp610、sp316、mitf;其中,
sp601为SEQ ID NO.1所示的DNA序列或其互补序列,其微卫星重复序列为(CTTTTC)8;
sp603为SEQ ID NO.2所示的DNA序列或其互补序列,其微卫星重复序列为(TATCTC)7;
sp604为SEQ ID NO.3所示的DNA序列或其互补序列,其微卫星重复序列为(TTTCTT)9;
sp610为SEQ ID NO.4所示的DNA序列或其互补序列,其微卫星重复序列为(TTTCCT)10;
sp316为SEQ ID NO.5所示的DNA序列或其互补序列,其微卫星重复序列为(CTT)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大学,未经河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7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