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56795.4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邹宏飞;刘向阳;李卫可;张志中;崔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6 | 分类号: | H01R4/36;H01R4/58 |
| 代理公司: | 11019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件 连接件 环境适应性 板材卷制 电流传输 电性连接 头尾相接 线径范围 信号传输 信号连接 中空结构 螺钉 兼容性 螺钉孔 体积小 重合 穿入 穿线 挡线 适配 零部件 占用 侧面 加工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件,接触件由板材卷制而成,板材两端头尾相接或头尾重合后固定,形成内部为中空结构的接触件,接触件一个侧面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螺钉孔用于穿入螺钉将位于接触件内部的连接件固定在接触件内并使连接件与接触件形成电性连接或信号连接用于电流传输或信号传输。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且接触件具有挡线结构,使穿线时易于操作,效率高,可以根据需要制作适应的接触件,适配的线径范围大,兼容性好,零部件数量少,体积小,占用的空间小,环境适应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件。
背景技术
在电源或信号传输设计中,经常会用到接触件,通过接触件来实现线缆A和线缆B之间的电流传输或者信号控制。目前的接触件主要有三种形式:(1)采用机加或者定制型材加工一体成型,这种接触件耗费材料,成本非常高,限制了其应用。(2)采用现有的管料加工,这种接触件的适配线径范围小,兼容性不好,同时不能提供中间挡线功能。操作不便。(3)采用压线框结构,这种接触件零部件数量繁多,体积大,占用空间大,环境适应性不高,兼容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件,通过板材卷制而成,中间为空心结构用于穿入连接件,成型接触件的一个侧面加工螺纹孔用于装入螺钉使位于接触件内部的连接件通过螺钉被固定且与接触件连接起到传输电流或传输信号的作用,接触件内部还设置有挡线结构,本发明的接触件加工容易,成本低,穿线时操作方便,兼容性好,接触件体积小,尤其适用于连接空间狭小的工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接触件,接触件由板材卷制而成,板材两端头尾相接或头尾重合后固定,形成内部为中空结构的接触件,接触件一个侧面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螺钉孔用于穿入螺钉将位于接触件内部的连接件固定在接触件内并使连接件与接触件形成电性连接或信号连接用于电流传输或信号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件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半圆形或半椭圆形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或其它形状。
进一步地,板材两端头尾相接处或头尾重合处通过焊接或铆接或螺钉固接或卡扣固接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接触件内部还设置有挡线结构。
更进一步地,可以在接触件内部的中空结构中增加一挡片形成挡线结构,挡片与接触件内壁焊接将接触件内的中空结构隔断形成两个部分;
或者,也可以将接触件任意一个侧面或任意两个侧面的中间部分向内折弯形成挡线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件包括连接件A和连接件B,连接件A和连接件B分别从接触件的两端插入接触件内且两者被接触件内的挡线结构限位,螺钉插入接触件上的螺钉孔内旋紧后将连接件A和连接件B固定在接触件内并使连接件A和连接件B均与接触件紧密接触形成电性连接或信号连接从而实现连接件A和连接件B之间的电流传输或信号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加工,成本低,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且接触件具有挡线结构,使穿线时易于操作,效率高,可以根据需要制作适应的接触件,适配的线径范围大,兼容性好,零部件数量少,体积小,占用的空间小,环境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示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5是图1的剖视图。
图6是连接件A和连接件B与图1示例的接触件连接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示例二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67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