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网络通信系统以及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6286.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2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胡灿东;张雁英;刘光达;黄盛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68 | 分类号: | H04L41/0668;H04L41/0823;H04L41/5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熊贤卿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网络 通信 系统 以及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网络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步骤:步骤S10,第一中央网关和第二中央网关均上电启动,且均采集各自连接的ECU的通信链路质量,并互相发送自身采集的各ECU通信链路质量给对方,根据通信链路质量,确定第一中央网关与第二中央网关中的一个为主控中央网关,另一个为备用中央网关;步骤S11,主控中央网关与各ECU建立主用数据链路并进行通信,并在主用数据链路出现故障时向备用中央网关发送唤醒指令;步骤S12,备用中央网关进入休眠状态,在收到来自主控中央网并或ECU的唤醒指令后,退出休眠状态,并与各ECU建立备用数据链路并进行通信。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汽车网络通信系统。实施本发明,可以提高汽车网络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汽车的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网络通信系统以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与电控技术的发展,汽车上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Unit,ECU)也越来越多,高带宽数据传输的需求引入了车载以太网通信技术,车载以太网通信技术为交换式通信,各ECU之间的通信采用中央网关来交换数据如图1所示,即示出了现有的一种汽车以太网网络系统,其采用采用单一中央网关进行数据的交换,即中央网关与各ECU均通过车载以太网链路进行连接并通信。
但是,现有的这种汽车网络通信系统由于存在可靠性较差的缺点,其很难适应于诸如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ADAS)或自动驾驶等对于通信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场景,例如,当其中单一中央网关失效,则整车通信也将同时失效,无法满足未来自动驾驶的高可靠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网络通信系统以及实现方法,可以采用主备冗余的方式,提高汽车网络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网络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其在一个包含有相互连接的第一中央网关和第二中央网关的汽车网络通信系统中实现,所述第一中央网关和第二中央网关分别与多个ECU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所述第一中央网关和所述第二中央网关均上电启动,所述第一中央网关与第二中央网关均采集各自连接的ECU的通信链路质量,并互相发送自身采集的各ECU通信链路质量给对方,根据所述通信链路质量,确定所述第一中央网关与所述第二中央网关中的一个为主控中央网关,另一个为备用中央网关。
步骤S11,主控中央网关与各ECU建立主用数据链路并进行通信,并在主用数据链路出现故障时向备用中央网关发送唤醒指令;
步骤S12,备用中央网关进入休眠状态,并在收到来自主控中央网并或ECU的唤醒指令后,退出休眠状态,并与各ECU建立备用数据链路并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步骤S11进一步包括:
步骤S110,所述主控中央网关向所有ECU以及备用中央网关发送第一广播指令,告知当前采用主控中央网关进行通信,并等待接收各ECU以及备用中央网关的应答;
步骤S111,所述主控中央网关在接收到来自各ECU以及备用中央网关的应答后,广播发送第二广播指令,确认当前采用主控中央网关进行通信,所述各ECU与所述主控中央网关通过主用数据链路进行数据交互;且使所述备用中央网关以及其与各ECU之间的备用数据链路进入休眠模式;
步骤S112,在主用数据链路出现故障时,所述主控中央网关或ECU向备用中央网关发送唤醒指令。
其中,所述步骤S12进一步包括:
步骤S120,所述备用中央网关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退出休眠模式,并向所有ECU发送广播唤醒指令,唤醒各ECU备用数据链路并告知各ECU及主控中央网关当前采用备用中央网关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6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