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的实时更新多维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6237.8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7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鄂海红;孔慧慧;刘云峰;宋美娜;欧中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3 | 分类号: | G06F16/23;G06F16/28;G06F16/26;G06F16/27;G06F16/248;G06F3/04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艳斌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实时 更新 多维 数据 可视化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的实时更新多维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数据源管理模块,用于接入不同领域的多维数据到多维数据分析平台中,对数据进行预处理;Cube构建和存储模块,用于构建Cube,并对数据进行Cube预计算,并且将构建的Cube存储在HBase中;实时可视化模块,用于生成交互图表,保存交互图表放置到数据看板中,并将数据看板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如果多维数据发生变化,则通过WebSocket将数据变化信息推送到相应图表中,完成数据跟图表的同步更新。该系统采用了WebSocket关键技术实现了数据图表之间的协同更新,减少了网络负担,保持了系统稳定性,并可以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多维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可视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用的实时更新多维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不同领域的多维数据不断产生,针对这些多维数据的可视化系统也越来越成熟。其中有针对医学领域的传染病数据提出的传染病可视化系统,能够综合考虑传染病数据的多维时空特性,可有效帮助用户挖掘传染病传播的时空模式,快速寻找传染病暴发时间节点和空间分布转移事件,从而更好地进行预防、把控和分析。还有针对图书馆的流通数据,提出融合反馈思想的图书采访改进模式,通过对数据的多维分析,总结读者借阅规律,大幅度满足用户需求。更有将多维数据应用到城市规划系统中,通过解析地质数据来综合评估城市给类建设用地性质。
多维数据催生了以上这些系统,但多维数据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特性导致了系统无法实时变换已经制作好的图表,因此涌现了很多的实时更新技术,目前针对多维数据和可视化图表的实时更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页面定时刷新:客户端打开连接,发送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返回响应给客户端,关闭连接。如果客户端有新的请求,则需再打开新的连接。
(2)Ajax轮询方式:Ajax轮询为客户端定时发送一个Ajax请求,如果有可更新的数据,则服务器将数据返回到客户端。
(3)长轮询: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会在一个设定的时间段内保持这个连接为打开状态,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有新数据出现,服务器就会将新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如果在这个设定的时间内一直没有新数据产生,则服务器在时间到的时候返回一个无新数据的响应给客户端。
然而,从以上这些实现系统以及技术方案里面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在形成的可视化多维数据系统中,首先多维数据的应用场景比较单一化,都是基于某一特定领域下产生的多维数据,这给多场景用户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其次,这些系统中并没有提到将多维数据可视化,从而进一步实现数据跟图表的实时更新。导致了多维数据呈现效果欠缺以及分析效率下降。
(2)在实现实时更新的技术中,以上三种技术都让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了大量的请求,在多维数据规模庞大的情况下,会造成不必要的请求占用带宽,使得服务器负担过重,为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和发现做出的:
随着计算机网络高速的发展,不同领域下产生的多维数据呈指数增长,这些规模庞大且复杂的数据日趋多样化,随着web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更加直观的显示这些多维数据,可视化技术应运而生。为了让用户更深入的探究多维数据的价值,通过上卷下钻技术,还可以给予用户在不同维度的理解。然而,在可视化多维数据中还存在着两大主要问题,一方面,多维系统场景单一,不能很好满足多场景需求,并且多维数据的数据量庞大且用户的并发请求会导致可视化性能低下;另一方面,变化多端的多维数据需要重复制作图表,增加了分析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如何让用户在多维数据变化的同时不重复绘制图表并保持可视化系统稳定是现在研究的重点课题,实时更新多维数据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6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时序数据管理平台
- 下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