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组合钢结构构件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55373.5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 发明(设计)人: | 何天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3/04 | 分类号: | E04C3/04;E04C3/10;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钢绞线 钢梁 组合钢结构 组合构件 钢绞线 大跨度钢结构 预应力钢结构 钢结构构件 抗变形能力 张拉预应力 变形能力 箱型断面 横断面 钢结构 恒荷载 箱型梁 张拉力 外露 叠合 上箱 施工 张拉 变形 平衡 应用 | ||
1.一种预应力组合钢结构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梁,以及设置在钢梁内的预应力钢绞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组合钢结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为由上箱型梁(1)和下箱型梁(2)上下叠合而成的双层箱型梁,以及设置在上箱型梁(1)断面内的预应力钢绞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组合钢结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型梁(2)和上箱型梁(1)的高度比为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组合钢结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3)的抗拉强度为fpy=1570N/m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组合钢结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3)的规格为3-7φs15.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组合钢结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3)的张拉力平衡钢梁、预应力钢绞线(3)的自重以及恒荷载产生的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组合钢结构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工厂内加工钢结构组合构件,加工下料完成后进行预应力的一次张拉;
(b)将预应力钢结构组合构件进行拼装,形成吊装单元;
(c)将预应力钢结构组合构件吊装单元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安装;
(d)将预应力钢结构组合构件上的预应力钢绞线(3)进行二次张拉;
(e)现场所有结构安装完毕后,进行预应力钢结构组合构件上的预应力钢绞线(3)的补充张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组合钢结构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一次张拉是将钢绞线张拉至可以抵消钢梁及其上预应力钢绞线(3)的自重荷载工况下的拉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组合钢结构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二次张拉使之可以平衡钢梁、预应力钢绞线(3)的自重以及恒荷载产生的变形80%的控制应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组合钢结构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补充张拉使之可以平衡钢梁、预应力钢绞线(3)的自重以及恒荷载产生的变形100%的控制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53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