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母牛产后子宫脱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4304.2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9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远;潘玉红;黄加祥;谭正准;刘海;梁家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D1/08 | 分类号: | A61D1/08;A61D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530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母牛 产后 子宫 脱出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母牛产后康复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治母牛产后子宫脱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内置不锈钢小管通过不锈钢管与表面均匀分布小孔的不锈钢防睡体连接;外铁圈、内铁圈用十字型不锈钢铁枝焊接连接;不锈钢小管外端与十字铁枝焊接;不锈钢管一端与不锈钢防睡体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十字铁枝焊接固定。本装置的应用可提前做好母牛产后子宫脱出防治工作,可有效防治母牛因产后子宫脱出导致大出血死亡,或因脱出子宫损伤严重影响母牛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结合宫内投放消炎与收敛药物对子宫脱出的治疗可大大提高康复效果。避免因子宫脱出给养牛业特别是奶牛和奶水牛产业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母牛产后康复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母牛产后子宫脱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我国牛的养殖量达1亿头,每年有2000多万头母牛产犊,母牛产后子宫或阴道脱出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规模养殖和圈养的增多,母牛运动量大大减少,韧带松驰,产后子宫脱出发生率达2%以上,其中又以南方因炎热气候导致发生率更高,可高达5%。因子宫脱出重者可引起母牛大出血死亡,或因子宫损伤严重影响母牛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给养牛业,特别是奶牛和奶水牛产业发展造成较大损失。
现有处置或治疗母牛产后子宫或阴道脱出的主要方法多是将脱出的子宫或阴道清洗、消毒、推入和复位,然后外阴缝合(少量加内阴缝合)和消炎,虽然有一定效果,但由于缝合后母牛会因子宫和阴道的炎肿疼痛继续怒责,把缝合线崩断或外阴崩裂崩烂造成二次脱出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排尿困难也时有发生,缝合后也难以将必要药物送入子宫,影响消炎和康复进程。另外,缝合针口多因拉裂形成外阴疤痕,导致母牛破相价值下降。因此,必须有更有效的处置方法予以应对。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传统处置是将脱出部分推入复位,加上外阴缝合阻止再脱出,但效果不是很好,因子宫脱出处置不当,可引起母牛大出血死亡,或因损伤较重严重影响母牛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给养牛业,特别是奶牛和奶水牛产业发展带来较大损失。
(2)现有处置或治疗母牛产后子宫或阴道脱出的主要方法是将脱出的子宫或阴道清洗、消毒、推入和复位,然后外阴缝合(少量加内阴缝合)和消炎,由于缝合后母牛会因子宫和阴道的炎肿疼痛继续怒责,把缝合线崩断或外阴崩裂崩烂造成二次脱出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排尿困难也时有发生,缝合后也难以将必要药物送入子宫,影响消炎和康复进程;缝合针口多因拉裂形成外阴疤痕,导致母牛破相价值下降。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有了本装置解决上述问题操作较简单,使用难度很小,预防时用装置消毒从母牛阴道放入、顶紧和用绳子固定即可,如脱出已发生,则先将脱出的子宫或阴道要及时清洗、消毒、推入和复位,最放入本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
本装置的应用可提前做好母牛产后子宫脱出防治工作,可有效防治母牛因产后子宫脱出导致大出血死亡,或因子宫损伤严重影响母牛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结合宫内投药对子宫脱出的治疗也可大大提高康复效果。避免因子宫脱出给养牛业特别是奶牛和奶水牛产业发展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母牛产后子宫脱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治母牛产后子宫脱出装置。所述防治母牛产后子宫脱出装置包括:不锈钢防垂体、小孔、不锈钢管、不锈钢小管、外铁圈、内铁圈和铁枝。
外铁圈、内铁圈用十字型不锈钢铁枝焊接连接;
不锈钢小管外端与十字铁枝焊接;
不锈钢小管内端通过不锈钢管与不锈钢防垂体连接;
不锈钢管一端与不锈钢防垂体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十字铁枝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4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