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声器和采用消声器的内燃机车辆及其消声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53924.4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9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倪翔宇;董玉忠;刘帅;孙智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00 | 分类号: | F01N1/00;F01N1/06;F01N1/08;F01N1/16;F01N1/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耿英 |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消声器 采用 内燃机 车辆 及其 消声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消声器,其特征是,包括进气腔、排气腔、消声麦克风和连通进气腔与排气腔的消声腔;
所述消声麦克风可朝向消声腔和/或排气腔发射消声信号;
所述消声腔包括多个主消声腔,至少一个所述主消声腔具有至少两个连通的子腔,其中两个子腔为:位于气流方向下游的第一子腔和位于气流方向上游的第二子腔;
所述第一子腔被分隔为多个彼此气密隔离的第一空腔;每个所述第一空腔内均插有贯穿的带连通孔的内插管,所述第一空腔通过所述内插管一端与所述第二子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腔连通;
所述第二子腔被分隔为多个彼此气密隔离的第二空腔;
每个所述第二空腔内均插有穿孔管,所述第二空腔通过所述穿孔管一端与所述进气腔连通;
第一子腔和所述排气腔之间还包括第三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任何一个第二空腔仅与其中一个第一空腔对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数量相同,一一对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子腔和/或所述第二子腔均由可绕所在子腔中心轴线转动的纵向隔板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内插管仅具有一个连通孔,且连通孔位于第一空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是,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空腔和/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的体积和/或截面形状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是,至少两个所述内插管具有不同的通径和/或其上开设不同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是,至少两个所述穿孔管具有不同的通径、长度和/或穿孔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是,第三腔室内设置有贯穿的穿管,穿管上设有通孔;穿管一端密闭,使穿管仅通过其上的通孔与所在的第三腔室连通,穿管另一端与所述排气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是,进气腔、第二子腔和第一子腔,相邻两者间均由横向隔板分隔;至少一个横向隔板可沿消声腔的轴向调节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是,消声信号至少包括与目标噪声信号频段具有幅值小于设定值、相位差180度的声学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是,消声信号包括与排气噪声信号中的部分或全部峰值频段相位差180度的声学信号。
13.一种内燃机车辆,其特征是,采用权利要求10所述消声器。
14.基于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燃机车辆的消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读取内燃机车辆的发动机转速输入;
(2)判断发动机转速是否为0;
(3)若发动机转速为0,则消声麦克风不工作,且横向隔板、纵向隔板不做动作;
若发动机转速不为0,则根据转速选择预设的消声信号,并通过消声麦克风发射消声信号;
且根据转速确定横向隔板及纵向隔板最佳位置,控制横向隔板及纵向隔板变动到最佳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39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