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Q补偿的起伏地表棱柱波与一次波联合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52538.3 | 申请日: | 201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8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曲英铭;李振春;吾拉力;黄崇棚;孙文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偿 起伏 地表 棱柱 一次 联合 最小 二乘逆时 偏移 成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Q补偿的起伏地表棱柱波与一次波联合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具体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输入偏移速度场、品质因子模型、实际观测炮记录、起伏地表高程和观测系统文件;根据起伏地表高程生成正交贴体网格,并将偏移速度场和品质因子模型变换到曲坐标系;在曲坐标系下计算正向延拓的Q补偿的两类棱柱波震源波场;在曲坐标系下计算逆时延拓的Q补偿的两类棱柱波检波点波场;计算Q补偿的棱柱波逆时偏移成像结果;在曲坐标系下计算Q衰减的反偏移地震记录;求取残差并计算梯度更新方向和步长;更新Q补偿的棱柱波逆时偏移成像结果并反变换到笛卡尔坐标系下;最后输出偏移成像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Q补偿的起伏地表棱柱波与一次波联合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地震勘探应用反射波进行成像,但是无法对高陡构造进行成像,因此,利用棱柱波信息可对高陡构造进行成像,但地下存在明显的黏弹性,因此需要对棱柱波中的黏弹性进行校正,另外,起伏地表对地震成像造成巨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棱柱波和一次反射波进行成像,并采用反演思想,对成像结果进行优化,并沿着棱柱波的方向对衰减进行补偿Q补偿的起伏地表棱柱波与一次波联合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Q补偿的起伏地表棱柱波与一次波联合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输入偏移速度场、品质因子模型、实际观测炮记录、起伏地表高程和观测系统文件;
步骤二:根据起伏地表高程生成正交贴体网格,并将偏移速度场和品质因子模型变换到曲坐标系;
步骤三:在曲坐标系下计算正向延拓的Q补偿的两类棱柱波震源波场;
步骤四:在曲坐标系下计算逆时延拓的Q补偿的两类棱柱波检波点波场;
步骤五:计算Q补偿的棱柱波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步骤六:在曲坐标系下计算Q衰减的反偏移地震记录;
步骤七:求取残差并计算梯度更新方向和步长;
步骤八:更新Q补偿的棱柱波逆时偏移成像结果并反变换到笛卡尔坐标系下;
步骤九:输出Q补偿的起伏地表棱柱波与一次波联合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
在黏声介质中,Q衰减的两类棱柱波—棱柱波FI和棱柱波IF如式(1)所示,
其中,daobs和dbobs分别表示声波介质中棱柱波FI和棱柱波IF的地震记录,和分别表示黏声介质中棱柱波FI和棱柱波IF的地震记录,AD和AU分别表示Q补偿的下行波正向延拓算子和上行波正向延拓算子,正向延拓的Q补偿的两类棱柱波震源波场可由式(2)求得:
其中,和分别为Q补偿的下行波逆时延拓算子和上行波逆时延拓算子;和分别为Q补偿的棱柱波FI和IF的正演模拟算子;和分别为Q补偿的棱柱波FI和IF的震源波场,x表示空间坐标,t为时间;F表示震源矩阵。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具体包括:
逆时延拓的Q补偿的两类棱柱波检波点波场可由式(3)求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2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