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拥堵仿真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52466.2 | 申请日: | 2019-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9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刘丹月;范磊;谭昶;陈恩红;陈建梅;闫志敏;陈紫阳;汪俊;汪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 拥堵 仿真 处理 方法 相关 装置 | ||
1.一种交通拥堵仿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行车区域在预设时段内的过车数据,包括:确定所述第一行车区域包括的多个路段,并针对所述多个路段中每个路段执行如下处理步骤:判断当前处理的路段是否存在实时过车数据,若是,则根据所述实时过车数据生成所述当前处理的路段的过车数据,若否,则获取所述当前处理的路段的安全跟车距离、路段占用比和道路长度,根据所述安全跟车距离、所述路段占用比和所述道路长度确定所述当前处理的路段的过车数据;其中,所述当前处理的路段的过车数据是通过实时采集互联网路况数据进行填补得到的,包括:根据下列计算公式得到所述当前处理的路段的在网车辆数:在网车辆数=道路长度*路段占用比/(安全跟车距离+车身长度),并根据所述在网车辆数确定所述当前处理的路段的交通流,将所述交通流与所述互联网路况数据拟合得到所述当前处理的路段的过车数据;
其中,获取车辆的平均长度作为过车车辆的所述车身长度,所述路段占用比是指所述当前处理路段在单位时间内有车辆的概率;所述获取所述当前处理的路段的安全跟车距离,包括:获取所述当前处理的路段的路况、路段静态信息,所述路段静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路宽,长度,等级,车道数,根据所述路段静态信息和所述路况确定路段平均速度,根据所述路段平均速度确定安全跟车距离;
根据所述过车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车辆轨迹数据;
根据所述车辆轨迹数据、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路网数据、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路口红绿灯信控数据和预设的交通仿真系统,生成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交通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交通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行车区域在所述预设时段内的拥堵解决方案,包括:根据所述交通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行车区域在所述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一个拥堵点,拥堵点包括路口和/或路段,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拥堵点确定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拥堵传播规律,根据所述拥堵传播规律生成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拥堵解决方案;
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拥堵点确定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拥堵传播规律,包括: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拥堵点中的每个拥堵点进行拥堵溯源操作,得到所述第一行车区域内与所述每个拥堵点关联的第一拥堵点,针对所述每个拥堵点进行拥堵追根操作,得到所述第一行车区域内与所述每个拥堵点关联的第二拥堵点,根据所述第一拥堵点和所述第二拥堵点确定所述每个拥堵点的拥堵传播链,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拥堵点的拥堵传播链确定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拥堵传播规律;
所述拥堵解决方案包括静态预防策略和动态控制策略,所述静态预防策略是设置道路区划区域的长度和分配渠化区内的车道以使停止线宽度满足均衡的流量分配要求,以及延长相邻交叉口之间的道路长度,所述动态控制策略是采取干预手段实施临时性交通管制措施以控制交通拥堵的消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交通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行车区域在所述预设时段内的拥堵解决方案,包括:
根据所述交通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多个路段在所述预设时段内的路况影响关系;
根据所述路况影响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拥堵解决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交通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多个路段在所述预设时段内的路况影响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交通状态信息确定在所述预设时段内经过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每辆车在不同时刻的参考位置,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多个路段中每个路段在所述不同时刻的拥堵状况;
根据所述每辆车在不同时刻的参考位置和所述每个路段在所述不同时刻的拥堵状况,确定所述多个路段的路况影响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过车数据确定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车辆轨迹数据,包括:
对所述过车数据进行窗口操作,得到多个过车数据集合;
根据所述多个过车数据集合确定多个车辆中每辆车的车辆轨迹数据,所述多个车辆为在所述预设时段内经过所述第一行车区域的车辆。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拥堵解决方案包括以下措施中的至少一种:
禁行路口、禁止左转路口、潮汐道路、绿波带、多边形管控区以及该多边形管控区的车辆流入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24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