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装置的贴合制程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0727.7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7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南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C09J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杨冬梅;张行知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贴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装置的贴合制程,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面板,将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粘接于所述第一面板的边缘,所述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围合形成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设有灌胶口;提供第二面板,对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进行层压贴合,所述第一面板、所述遮挡部及所述第二面板形成有容纳腔,由所述灌胶口向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液态光学胶;对所述液态光学胶进行UV固化处理,并使所述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解粘;去除所述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上述触控装置的贴合制程利用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形成的遮挡部限定液态光学胶的流动位置,防止产生溢胶。并且,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贴合边缘预留出空隙,满足产品设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面板的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装置的贴合制程。
背景技术
在触控面板的制作过程中,通常采用液态光学胶来贴合盖板与Film sensor(触控传感器),其中,在贴合制程中,涂布液态光学胶的方式主要有Dispensing(胶阀点胶)、SlitCoat(狭缝式涂布)、Underfill(灌胶)这三种,但这三种液态光学胶的涂布方式均无法对胶材流动位置实现有效控制,无法满足贴合面边缘预留空隙以及溢胶控制等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液态光学胶涂布制程无法对胶材流动位置实现有效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的贴合制程。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装置的贴合制程,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面板,将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粘接于所述第一面板的边缘,所述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围合形成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设有灌胶口;
提供第二面板,对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进行层压贴合,所述第一面板、所述遮挡部及所述第二面板形成有容纳腔,由所述灌胶口向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液态光学胶;
对所述液态光学胶进行UV固化处理,并使所述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解粘;
去除所述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
上述触控装置的贴合制程,在灌胶过程中,利用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形成的遮挡部限定液态光学胶的流动位置,防止产生溢胶。此外,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解粘后方便去除,且不会出现残留,从而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贴合边缘预留出空隙,满足产品设计需求。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触控装置的贴合制程,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面板,将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粘接于所述第一面板的边缘并形成环状结构;
在所述第一面板的位于所述环状结构内的区域涂覆液态光学胶;
提供第二面板,对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进行层压贴合;
对所述液态光学胶进行UV固化处理;
对所述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进行解粘处理;
去除所述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液态光学胶进行UV固化处理,对所述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进行解粘处理的步骤包括:对所述液态光学胶和所述UV解粘胶条照射紫外光,使所述液态光学胶固化同时使所述UV解粘胶条解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V解粘胶条的解粘曝光能量为400~3000mJ/c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态光学胶的曝光能量为200~3000mJ/c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液态光学胶进行UV固化处理,对所述UV解粘胶条或热解粘胶条进行解粘处理的步骤包括:对所述液态光学胶进行UV固化处理,对所述热解粘胶条进行加热解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0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以及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容触摸检测电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