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构件拆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9952.9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8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玉;李志文;滕安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6 | 分类号: | B28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101117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支架 支腿 拉杆 预制构件 拆模装置 对称 预制构件模具 方向延伸 杠杆原理 快速脱模 模具翻转 施工成本 施工管理 施工效率 隧道施工 旋转连接 施工 脱模 混凝土 平行 路基 延伸 | ||
本发明属于路基、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构件拆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用于预制构件模具脱模,包括矩形支架以及与矩形支架两侧旋转连接的拉杆,矩形支架在远离拉杆的两端上设置有第一支腿,矩形支架在靠近拉杆的两端上设置有第二支腿,第一支腿关于矩形支架水平面均对称的设置有第三支腿,矩形支架与拉杆平行的两侧在第三支腿所在的端面上设置有对称的卡槽;第二支腿靠近矩形支架的一端上向拉杆所在方向延伸有第一支点,第三支腿靠近拉杆所在方向的一端上向外延伸有第二支点,本发明通过杠杆原理将模具翻转180°,依靠预制构件自身的重力进行快速脱模,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混凝土的性能,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强了施工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基、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构件拆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路或者隧道两侧设置排水沟,排水沟上面一般要求设置预制构件盖板,盖板的强度及耐久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脱模工作对混凝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国内大多采用人工木槌敲击模具边角进行脱模;而敲击脱模,脱模效果最差,容易破坏棱角,对模具损伤也很大,并且脱模效率也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构件拆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能快速脱模,提高施工效率及混凝土的性能,降低施工成本,并加强施工管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构件拆模装置,用于预制构件模具脱模,包括矩形支架以及与矩形支架两侧旋转连接的拉杆,矩形支架在远离拉杆的两端上设置有第一支腿,矩形支架在靠近拉杆的两端上设置有第二支腿,第一支腿关于矩形支架水平面均对称的设置有第三支腿,矩形支架与拉杆平行的两侧在第三支腿所在的端面上设置有对称的卡槽;
第二支腿靠近矩形支架的一端上向拉杆所在方向延伸有第一支点,第三支腿靠近拉杆所在方向的一端上向外延伸有第二支点。
可选的,拉杆与矩形支架两侧的连接位置上均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在矩形支架上设置的位置靠近第一支腿。
可选的,拉杆为“U”形结构,远离“U”形口在拉杆中部位置安装有至少一个耐磨手柄。
可选的,拉杆的最大长度尺寸大于该矩形支架的最大长度尺寸,确保矩形支架尺寸能在“U”形开口内旋转。
可选的,第一支腿、第二支腿以及第三支腿远离矩形支架的一端上均设置有橡胶垫块。
可选的,模具开口的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模具沿,模具沿之间的最大距离与矩形支架的卡槽之间的最大距离相匹配。
可选的,卡槽为焊接在矩形框架上的凹型槽,模具沿与凹型槽卡接固定。
可选的,第一支点与第二支点向外延伸的最远距离介于矩形支架最外侧与拉杆最外侧之间。
可选的,第三支腿的高度大于预制构件模具的最大高度。
一种预制构件拆模装置的施工方法,应用一种预制构件拆模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拉杆将矩形框架置于预制构件模具上,此时第一支腿以及第二支腿朝向远离地面的一端,第三支腿作为矩形框架的支撑,将预制构件模具嵌入至卡槽内;
抬起拉杆,通过第二支腿上的第一支点作为支撑点,将矩形框架朝自由端旋转180°,此时模具随矩形框架也旋转180°,呈倒扣状态,此时第三支腿朝向远离地面的一端,第一支腿以及第二支腿共同支撑矩形支架;
通过第三支腿上的第二支点作为支撑点,运用杠杆原理,上下抖动拉杆,预制构件模具在自重荷载的作用下脱模;
在预制构件脱离模具后,拖拉拆模装置,由于橡胶垫块与地面摩擦力较大,矩形支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翻转180°,恢复至开始使用的状态,再重复上述操作,进行拆除下一个预制构件的模具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99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