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热型烧结固体的制造方法、产品及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9884.6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7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李岱祺;李建强;张如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35/622;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烧结 固体 制造 方法 产品 应用 | ||
一种电热型烧结固体的制造方法,先将绝缘材料前驱体、含碳高聚物溶液相互混合以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转为成型体,成型体静置时不松散,然后对成型体在隔氧条件下进行烧结,直至含碳高聚物溶液中的溶质碳化为导电体,同时,绝缘材料前驱体固化为不导电的绝缘体后,结束烧结,此时,即可获得所述的电热型烧结固体。本设计的电热利用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材料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电热型烧结固体的制造方法、产品及应用方法,具体适用于提高电热利用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暖式采暖中,通常是在瓷砖下面埋设发热线(发热线由金属电阻丝或碳纤维组成),发热线通电发热并将热量通过瓷砖表面散发到室内中,对室内进行供暖保温。这种通电发热的工艺存在以下缺陷:①电热利用率不高,发热线形成的发热层与瓷砖之间会形成层间热阻碍;②施工复杂,需要将发热线预埋在深处,分层施工,周期长;③施工层厚,降低了室内高度。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热利用率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电热利用率较高的电热型烧结固体的制造方法、产品及应用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热型烧结固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绝缘材料前驱体、含碳高聚物溶液相互混合以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转为成型体,成型体静置时不松散,然后对成型体在隔氧条件下进行烧结,直至含碳高聚物溶液中的溶质碳化为导电体,且绝缘材料前驱体固化为不导电的绝缘体后,结束烧结,此时,即可获得所述的电热型烧结固体;
所述混合物转为成型体的方法为:若混合物静置时松散,则对混合物压制成型以得到成型体,若混合物静置时不松散,则直接将混合物作为成型体;
所述绝缘材料前驱体为泥状物、粉状物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泥状物为粉状物与水混合而得。
所述含碳高聚物溶液的溶质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丙烯腈、苯二甲酰苯二胺、聚酰胺、聚乙烯醇、纤维素、木质素、丝素蛋白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含碳高聚物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50%。
所述将绝缘材料前驱体、含碳高聚物溶液相互混合以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转为成型体是指以下四种工艺中的任意一种:
A工艺:先铺设底层绝缘材料前驱体,再在其上设置一层含碳高聚物溶液,然后在含碳高聚物溶液上覆盖顶层绝缘材料前驱体以得到混合物,顶层绝缘材料前驱体、底层绝缘材料前驱体相互接触,再对混合物压制成型以得到成型体,在压制的过程中,含碳高聚物溶液承压扩散,且渗入相邻的底层绝缘材料前驱体、顶层绝缘材料前驱体的内部;
B工艺:先对绝缘材料前驱体压制成型以得到毛坯体,该毛坯体静置时不松散,再将毛坯体整体置入含碳高聚物溶液的内部,然后对毛坯体、含碳高聚物溶液所共在的空间抽真空,直至含碳高聚物溶液渗透入毛坯体内以得到浸渍体,然后将浸渍体从含碳高聚物溶液中取出以得到成型体;
C工艺:先在容器中放置绝缘材料前驱体,再向绝缘材料前驱体中加入含碳高聚物溶液,然后进行搅拌混合或球磨混合,直至绝缘材料前驱体、含碳高聚物溶液混合均匀以得到柔性体,该柔性体静置时不松散,再对柔性体进行干法压制或者湿法塑形以获得成型体;
D工艺:先向密封的容器中同时喷射绝缘材料前驱体、含碳高聚物溶液,两者的喷射方向相互交叉,绝缘材料前驱体、含碳高聚物溶液在容器内相互混合以得到混合物,停止喷射后,再对所得的混合物压制成型以得到成型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9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