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48851.X | 申请日: | 2019-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2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朱毅敏;王彬楠;龚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2D29/0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移轨道 地下室 上部墙体 竖向千斤顶 既有建筑 平移施工 滑移层 夹墙梁 增设 多层 反力 后背 复合 既有建筑物 水平千斤顶 经济效果 连接固定 施工难度 条形基础 周边区域 轨道梁 底面 顶升 夹墙 施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及方法,通过连接固定于既有建筑的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两侧的夹墙梁;设置于上部墙体结构的位移路线上的多道平移轨道梁,平移轨道梁设置于下部条形基础的两侧;竖向千斤顶设置于夹墙梁和平移轨道梁之间;设置于由竖向千斤顶顶升后的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的复合滑移层,复合滑移层的底面与平移轨道梁接触;固定于平移轨道梁上的反力后背;设置于反力后背和夹墙梁之间的水平千斤顶,本发明采用的平移施工结构增设地下室结构不仅适用于增设多层地下室,可以实现既有建筑物下及周边区域增设多层地下室的施工,且经济效果显著,施工难度小,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对既有建筑的地下空间进行二次开发,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既有建筑地下室增设是一种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特殊施工方法,因此增设地下室的施工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并不是十分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既有建筑地下室增设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包括:
连接固定于既有建筑的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两侧的夹墙梁,且所述夹墙梁设置于所述下部条形基础的顶部,其中,所述既有建筑包括上部墙体结构和下部条形基础;
设置于所述上部墙体结构的位移路线上的多道平移轨道梁,所述平移轨道梁设置于所述下部条形基础的两侧;
竖向千斤顶,所述竖向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夹墙梁和平移轨道梁之间;
设置于由所述竖向千斤顶顶升后的所述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的复合滑移层,所述复合滑移层的底面与所述平移轨道梁接触;
固定于所述平移轨道梁上的反力后背;
设置于所述反力后背和所述夹墙梁之间的水平千斤顶。
进一步的,上述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中,所述复合滑移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合而成的橡胶层、内嵌钢板层和四氟乙烯板,其中,所述橡胶层的顶面与所述上部墙体结构接触,所述四氟乙烯板的底面与所述平移轨道梁接触。
进一步的,上述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中,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7mm。
进一步的,上述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中,所述内嵌钢板层的厚度为1mm。
进一步的,上述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中,所述四氟乙烯板的厚度为4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面,还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对既有建筑的上部墙体结构进行加固,将基坑分为既有建筑的原位区域、所述既有建筑的拟平移区域以及其他区域三个部分,进行所述拟平移区域和其他区域所在的基坑的槽壁加固及地连墙施工;
步骤S2,对所述拟平移区域以及其他区域的土体进行加固,并施工所述拟平移区域和其他区域所在的基坑的槽壁及地连墙所围成的空间内的位于下部的立柱桩及与立柱桩相连接的位于上部的格构柱;
步骤S3,首先施工与所述拟平移区域的格构柱连接的首道支撑及栈桥板,随后施工与所述其他区域的格构柱连接的首道支撑及栈桥板;
步骤S4,在既有建筑的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两侧浇筑夹墙梁,且所述夹墙梁位于所述下部条形基础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8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