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48681.5 | 申请日: | 2019-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5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浩楠;郑宏明;刘国良;南士乾;蔺亚军;刘红雨;梁宝辉;史玉坤;孙建新;刘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02D5/74 |
| 代理公司: | 11689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红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边坡 钢丝绳 钻孔平台 手拉葫芦 稳固连接 固定杆 卡箍 移动 施工区域 施工 | ||
1.一种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构造成能以能移动的方式相对于待施工的边坡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坡钻孔平台的本体骨架通过钢丝绳与设置于待施工边坡且比所述边坡上的待施工区域位置更高的固定杆相连接,其中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通过卡箍稳固连接到相应的所述固定杆,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卡箍和手拉葫芦稳固连接所述本体骨架,使得能通过拉动所述手拉葫芦来将所述钻孔平台移动到适当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坡钻孔平台的本体骨架被构造成#型框体结构,所述边坡钻孔平台包括操作人员站立部、钻孔机容纳部以及雪橇型端部,所述钻孔机容纳部位于所述本体骨架的中央,所述操作人员站立部位于所述钻孔机容纳部的两侧,所述雪橇型端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骨架的一个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骨架包括两个相对且竖立设置的第一梁和四个垂直于所述第一梁的第二梁,四个所述第二梁两两分别构成上方平面层和下方平面层,
每个所述第一梁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横向长边构件和两个竖向短边构件,其中一个竖向短边构件呈弧形,构成雪橇型端部构件,多个所述雪橇型端部构件并列形成所述雪橇型端部,所述雪橇型端部构造成与待施工边坡的坡度相适应,
所述钢丝绳的所述另一端连接到构成上方平面层的所述第二梁的适当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人员站立部由铺设在构成所述下方平面层的两个所述第二梁上的两组钢管/钢筋构成,两组钢管/钢筋之间的间隔以及紧挨着所述间隔的钢管/钢筋构成所述钻孔机容纳部,每一根钢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梁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坡钻孔平台通过三根钢丝绳与三根所述固定杆分别连接,其中两根钢丝绳对称地连接到靠近所述雪橇型端部的所述第二梁上,另一根钢丝绳连接到远离所述雪橇型端部的那个所述第二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是U型卡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的长度是2000毫米,所述第二梁的长度是150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的宽度是500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人员站立部由铺设在所述第二梁上的两组φ20钢筋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86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