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合成亚微米级PMMA微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7375.X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于青;解传宝;王忠卫;生杰;王雪梅;沈洪宁;顾亚楠;刘宗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20/14 | 分类号: | C08F120/14;C08F2/48;B01J32/00;B01J31/06 |
代理公司: | 37283 青岛锦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邵朋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酰基氧化膦类光引发剂 亚微米级 微球 甲基丙烯酸甲酯 分散剂 溶剂 制备 洗涤固体物质 反应原料 高效节能 市场需求 光聚合 光源 能耗 照射 合成 节能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节能合成亚微米级PMMA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甲基丙烯酸甲酯、酰基氧化膦类光引发剂、分散剂和溶剂为反应原料,先将酰基氧化膦类光引发剂和分散剂依次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溶剂,搅拌均匀;(2)再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搅拌3‑10分钟,然后用LED灯照射,进行反应;(3)反应完成后,分离、洗涤固体物质,干燥后得到亚微米级PMMA微球。本发明以节能的LED灯为光源,将其与酰基氧化膦类光引发剂配合用于亚微米级PMMA微球的光聚合制备中,相比于其他的制备方法,大大降低了能耗。该方法还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反应迅速等优点,可以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合成亚微米级PMMA微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微球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种新型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与性能,广泛应用于催化、生物医药、色谱柱填充等方面。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目前聚合物微球多采用热聚合方法或光聚合方法进行制备。其中,热聚合方法多选用引发剂、稳定剂和超声波的共同作用条件,但这种方法需要在较高温度下(一般70℃以上)反应,且反应时间较长。与热聚合方法相比,光聚合(光固化)耗能少、污染小且对反应条件要求低,因此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目前,大部分光聚合制备微球的方法仍存在反应过程复杂、污染大、耗能高、RAFT试剂使用等问题。另外,现有方法所制得的聚合物微球多为微米级,这也不太能满足生物医学、色谱分离等领域对不同粒径的聚合物微球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节能合成亚微米级PMMA微球的方法,该方法使用LED光源照射并配合酰基氧化膦类引发剂引发光聚合制备微球,操作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保节能,而且本发明合成了亚微米级的PMMA微球。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效节能合成亚微米级PMMA微球的方法,其选用节能的LED灯作为光引发合成的光源,在高效光引发剂和分散剂的共同作用下,在室温、溶液体系中合成PMMA微球;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1)选取甲基丙烯酸甲酯、酰基氧化膦类光引发剂、分散剂和溶剂为反应原料,先将酰基氧化膦类光引发剂和分散剂依次加入到反应容器(如三口瓶、单口瓶、石英管等)中,然后加入溶剂,搅拌均匀;
(2)再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搅拌3-10分钟,然后用LED灯照射,进行反应;
(3)反应完成后,分离、洗涤固体物质,干燥后得到亚微米级PMMA微球。
优选的,所述酰基氧化膦类光引发剂选用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或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819)。
优选的,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与酰基氧化膦类光引发剂的质量比为50-200∶1。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6∶10。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醇类与水组成的混合溶剂,混合溶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5-20∶1。
优选的,所述醇类选自甲醇、乙醇或丁醇,混合溶剂中醇类与水的质量比为2∶3。
优选的,所述搅拌及反应过程的温度为15-30℃。
优选的,所述LED灯的波长为360-450nm;LED灯的照射时间为30-60分钟。
优选的,所述分离方法为离心或抽滤;洗涤方法为水洗1~3次、醇洗1~3次;干燥方法为室温自然晾干。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73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