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磷酸铁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6851.6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4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廖宗江;江涛;邹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汇亿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4/04;H01M4/136;H01M4/1397;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66;H01M10/0587;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303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量 密度 循环 磷酸 锂电池 | ||
1.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磷酸铁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配制0.25~1mol/L的FeCl3·6H2O溶液,0.0085~0.035mol/L的Na2ATP溶液,置于40℃的水浴中保温15~60min;按照FePO4的化学组成计量比,使Fe3+与PO43-的摩尔比为1:1,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向Na2ATP溶液中缓慢加入已配好的FeCl3溶液;以0.1mol/L的稀盐酸调节pH至3,磁力搅拌12h后陈化12h使其充分反应,离心洗涤两次得到米黄色沉淀物;在米黄色沉淀物中加入硼酸、尿素和甲醇,置于通风橱内在40~70℃的水浴锅中保温5~10h,使甲醇挥发,然后置于烘箱内干燥至恒重,所得固体即为磷酸铁前驱体;
按照LiFePO4的化学计量比,向制得的磷酸铁前驱体中加入碳酸锂、氢氧化锂、草酸锂或醋酸锂,使得铁原子和锂原子摩尔比为Fe:Li=2:1,加入葡萄糖、偏钒酸铵,置于研钵中研磨2~3h,得到掺杂型磷酸铁锂前驱体;
将掺杂型磷酸铁锂前驱体在氮气气氛中,室温为初始温度,以10~5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300℃,保持5~6h;以10~5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50℃,保持2~4h;以10~5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800℃,保持7~8h;冷却至50℃以下,得到黑色粉末,即为掺杂型磷酸铁锂;
S2、正负极浆料配制:取水溶性木质素,加入去离子水溶剂,在行星分散真空搅拌机中搅拌0.5~1.5h;在搅拌好的溶液中加入正极导电剂或负极导电剂,搅拌0.5~1h,得到导电胶溶液;
取一半正极活性材料或负极活性材料,加入导电胶溶液,加入其他粘结剂,搅拌0.5~1.5h后,加入另一半正极活性材料或负极活性材料,以5000~6000r/min的转速搅拌1~3h,调节去离子水的加入量,将粘度调节在5000~8000mPa·s;
S3、涂布:将正负极浆料分别涂覆在金属铝箔、金属铜箔上,单面涂布温度控制在80~115℃之间,双面涂布温度控制在80~130℃之间,干燥得到正极片和负极片;
S4、碾压:将正极片和负极片置于辊压机上辊压,得到的正极片的辊压厚度为146~150μm,碾压压实密度2.2~2.5g/cm3;负极片的厚度为148~152μm,碾压压实2.0~2.4g/cm3;
S5、隔膜制备:以NMP为溶剂,加入木质素和/或木质素衍生物粘结剂,以5000~6000r/min的转速搅拌3~4h,然后加入涂覆层材料、去离子水,以5000~6000r/min的转速搅拌5~6h,制成涂覆层浆料;然后使用涂布机在基膜两面涂布厚度相同的涂覆层浆料,烘干,得到隔膜;
S6、叠片芯体制作:将正负极片分切成58~60mm宽的条,在温度为20~25℃,湿度20~40%RH下于卷绕机上将隔膜、正负极片卷绕成卷芯;入壳组装后在90~100℃真空条件下烘烤;
S7、注液:在真空环境,相对湿度在1~5%RH下注入电解液,保证没有浮液后进行封口,清洗涂油;
S8、化成:对电芯充电并控制电压使电芯化成,激活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磷酸铁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铝箔的厚度为1~5μm,所述金属铜箔的厚度为4~8μm,所述掺杂型磷酸铁锂为钒、硼、氮、碳元素掺杂的磷酸铁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磷酸铁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剂包括CNT,还包括GR、Super P或CF;所述隔膜为PE或PP基膜上涂覆纳米级的TiO2和纳米级的BN涂覆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所述负极导电剂为掺杂型碳纳米管、掺杂型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磷酸铁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型碳纳米管为硼、和/或氮、和/或磷、和/或硫元素掺杂的碳纳米管;所述掺杂型碳纤维为硼、和/或氮、和/或磷、和/或硫元素掺杂的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汇亿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汇亿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68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航标灯用锂电池
- 下一篇:一种集成液冷式动力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