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线控器的扫码方法及装置、扫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6385.1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3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颜辉;玉维友;叶铁英;赖东锋;张光旭;杨都;陈丽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7/14;G09G5/10;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线控器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控器的扫码方法及装置、扫码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线控器的当前检测状态,其中,线控器用于显示二维码;在确定当前检测状态为显示调节状态的情况下,对线控器的显示屏的显示亮度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显示亮度;在调整后的显示亮度下,触发扫码设备对显示在线控器的显示屏中的二维码执行扫码操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对线控器的显示屏的显示亮度进行自动调整容易出现扫码成功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线控器的扫码方法及装置、扫码系统。
背景技术
二维码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其利用特定的黑白相间的二维图形记录数据信息,使得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快捷便利。在多联机的使用当中,用户通常需要获得机组的实时运行信息,或空调运营商根据机组信息给用户提供特定的服务。但多联机应用当中,机组组合复杂多样,并且实时变化,使用静态的纸质二维码无法满足传递机组信息的要求。因此,利用线控器来获取多联机系统中的实时机组信息,并生成二维码显示在屏幕上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虽然,在多联机应用中,与用户交互最多的就是线控器,所以将二维码显示在线控器上可以使用户更加方便地扫码。但是,线控器由于功耗要求和夜间不能造成光污染等原因,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处于熄屏状态,所以用户需要扫描二维码时,每次都需要手动唤醒线控器屏幕,具有一定的不便性。而且在线控器被唤醒后,其显示屏的显示亮度是固定的,在光强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扫码成功率较低,影响用户体验。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无法对线控器的显示屏的显示亮度进行自动调整容易出现扫码成功率较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线控器的扫码方法及装置、扫码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对线控器的显示屏的显示亮度进行自动调整容易出现扫码成功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线控器的扫码方法,包括:获取线控器的当前检测状态,其中,所述线控器用于显示二维码;在确定所述当前检测状态为显示调节状态的情况下,对所述线控器的显示屏的显示亮度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显示亮度;在所述调整后的显示亮度下,触发扫码设备对显示在所述线控器的显示屏中的二维码执行扫码操作。
可选地,确定所述当前检测状态为显示调节状态包括:确定所述扫码设备的用户相对于所述扫码设备的第一距离;在所述第一距离处于第一预定距离范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线控器的当前检测状态为显示调节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预定距离范围为用户利用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时,所述扫码设备与所述用户之间的距离范围。
可选地,确定所述扫码设备的用户相对于所述扫码设备的第一距离包括:确定所述线控器进入第一检测状态;控制所述线控器的第一距离感应器检测所述用户相对于所述线控器之间的第二距离;获取所述扫码设备相对于所述线控器之间的第三距离;将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扫码设备的用户相对于所述扫码设备的第一距离。
可选地,确定所述线控器进入第一检测状态包括:控制所述线控器的第二距离感应器检测所述线控器相对于所述扫码设备之间的第三距离;在所述第三距离处于第二预定范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线控器进入第一检测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预定范围为用户利用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时,所述扫码设备与所述线控器之间的距离范围。
可选地,对所述线控器的显示屏的显示亮度进行调整包括:利用所述线控器的光线传感器获取环境光照强度;获取所述扫码设备进行扫码时需要的预定光照强度,其中,所述预定光照强度为所述扫码设备在扫描二维码时,扫码成功率超过预定数值时的光照强度;基于所述环境光照强度以及所述预定光照强度对所述线控器的显示屏的显示亮度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6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