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FT的土壤表面起伏特征分形数据生成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5859.0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7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赵贤正;马春光;廖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4 | 分类号: | G06F17/14;G06F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表面 数据生成 分形 算法 电磁波 离散傅里叶变换 仿真结果 高度数据 起伏表面 实测结果 探测结果 建模 无损 土壤 分析 | ||
1.一种基于DFT的土壤表面起伏特征分形数据生成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生成大小为x×y的随机二维矩阵A;
步骤2、对矩阵A进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并将结果进行平移,使零频率处于二维矩阵的中心;
步骤3、设矩阵A的中心点坐标为(ic,jc),对于每一个数据点A(i,j),计算其与中心点的模L;即
步骤4、根据近似幂律关系对矩阵A进行变换;采用公式为:
步骤5、再次对矩阵A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将所得结果归一化到[-k,k]的区间范围内,此时矩阵A即代表土壤表面的起伏程度,则该数据可直接用于土壤表面的建模,实现具有分形特征的逼真土壤表面形态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FT的土壤表面起伏特征分形数据生成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生成二维矩阵A的x和y值皆为400,且生成的矩阵为随机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FT的土壤表面起伏特征分形数据生成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分形特征数据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后,其频率f与相应的频率系数mf近似呈幂律关系,即
其中,C为常数,不影响土壤表面起伏特征的衡量;D为分形维度,其值是介于1到3之间的实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FT的土壤表面起伏特征分形数据生成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频域数据经过变换公式处理后能量集中到低频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FT的土壤表面起伏特征分形数据生成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矩阵A进行逆傅里叶变换之前需要再次对A进行平移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FT的土壤表面起伏特征分形数据生成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生成的土壤起伏数据不包含海平面信息,且实际建模时,需要与模型中土壤的基准高度相加,实际的土壤表面高度坐标为:
其中,Afractal为模型中土壤起伏曲面所代表的数据,Amax为模型中土壤起伏曲面所代表的数据最大值,Amin为模型中土壤起伏曲面所代表的数据最小值,hmin为指定模型中该土壤表面高度的最小值,hmax为指定模型中该土壤表面高度的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58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