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姿态主动模拟牵系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45082.8 | 申请日: | 2019-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 发明(设计)人: | 吕昊暾;郑滋;郑永军;杨圣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 代理公司: | 11392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新利;谢建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10019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翼 植保 测速光电开关 倾角传感器 性能检测 夹持器 桨叶 电机驱动器 可滑动平台 可转动平台 无人机飞行 减速电机 牵引设备 主动控制 姿态模拟 单片机 上位机 主动式 涡轮 步进 滑轨 滑块 蜗杆 室内 航空 移动 | ||
1.一种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姿态主动模拟牵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转动平台(1)、蜗杆(2)、步进减速电机(3)、可滑动平台(4)、涡轮(5)、倾角传感器(6)、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夹持器(7)、桨叶测速光电开关(8)、单片机、电机驱动器、滑块、滑轨、牵引设备和上位机;
所述滑块在牵引设备的牵引下,在滑轨上滑动;
所述可滑动平台(4)的上方与滑块固定连接;
在所述可滑动平台(4)的下方固定安装步进减速电机(3);
所述步进减速电机(3)的输出轴与蜗杆(2)固定连接,所述蜗杆(2)与涡轮(5)啮合;
所述可转动平台(1)上固定安装有涡轮轴承座,所述涡轮(5)的涡轮轴固定安装于所述涡轮轴承座上,所述涡轮轴的一端与可滑动平台(4)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可转动平台(1)随着涡轮(5)的转动而转动;
在所述可转动平台(1)的上方固定安装倾角传感器(6),在所述可转动平台(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夹持器(7)和桨叶测速光电开关(8);
所述单片机通过电机驱动器与步进减速电机(3)连接,单片机与倾角传感器(6)、上位机、桨叶测速光电开关(8)、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姿态主动模拟牵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夹持器(7)用于稳固夹持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所述步进减速电机(3)用于控制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倾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姿态主动模拟牵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传感器(6)用于检测可转动平台(1)的倾角;所述桨叶测速光电开关(8)用于检测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桨叶的转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姿态主动模拟牵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用于显示可视化界面,作为人机交互的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姿态主动模拟牵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用于:①控制步进减速电机(3),以实现控制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倾角;②获取并记录倾角传感器(6)的倾角数据;③获取并记录桨叶测速光电开关(8)的测速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姿态主动模拟牵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通过信号线与桨叶测速光电开关(8)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信号线与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姿态主动模拟牵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为STM32F103RCT6单片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姿态主动模拟牵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为计算机。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姿态主动模拟牵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内置倾角模拟算法;所述单片机内置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控制软件。
10.一种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姿态主动模拟牵系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姿态主动模拟牵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夹持器(7)将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可靠固定;通过倾角传感器(6)确定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姿态处于水平位置,启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接入单片机控制;
S2、在上位机上设置本次性能检测评价的运行参数,输入飞行速度,可滑动平台(4)在牵引设备的作用下,开始在滑轨上以一定速度进行滑动;单片机读取倾角传感器(6)的数据和桨叶测速光电开关(8)的数据,并通过控制步进减速电机(3),控制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倾角;
S3、根据检测需求进行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性能的检测评价;
S4、若需要在不同的速度下对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性能进行检测评价,变化可滑动平台(4)在滑轨上的滑动速度,重复上述S2-S3的步骤;
S5、检测评价结束后,可转动平台(1)返回水平位置,可滑动平台(4)返回初始位置,所述初始位置为滑轨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50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