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因检测试剂盒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43775.3 | 申请日: | 2019-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郑超;陈素华;吴祚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开源博畅(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Q1/685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因 检测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检测试剂盒,其中,所述基因检测试剂盒采用实时荧光探针对扩增的诊断标志物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所述诊断标志物为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标志物,具体为YAP1基因rs11225138位点,所述扩增引物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诊断标志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快速准确,特异性高,可以直接进行分型检测,检测结果准确高效,试剂盒中的引物特异性高,错配率低,引物长度和Tm值设计合理,扩增产物便于检测分离。一次扩增多条目的产物,不仅大大提高了扩增效率,降低了扩增成本。这种检测试剂盒可以扩展延伸到其他的SNP位点检测中,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因检测试剂盒,属于检测试剂盒领域。
背景技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个高度复杂和异质性的女性内分泌疾病。约6-8%的生育期女性被诊断为PCOS。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规律(月经稀发或闭经),高雄激素表现(临床高雄激素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以及卵巢多囊性改变。除影响患者生育健康外,PCOS患者也经常合并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随年龄增长,PCOS远期并发症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的发生率较非一般人群明显上升。虽然PCOS的临床特点提示其诊断集中在女性育龄期,其实它是一种危害女性终身健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明确其致病原因不仅有助于疾病本身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也有助于解释疾病以及并发症的关系。目前认为PCOS是由环境和遗传背景共同作用的疾病。
通过GWAS基因筛查,C9orf3、FSHR、YAP1、ERBB3、RAB5B、HMGA2、TOX3、ZNF217、INSR和SUMO1P1等报道基因与PCOS的重要特点相关。通过分析GWAS数据发现,Yes相关蛋白1(yeast-associated protein1,YAP1)是SWH信号通路的重要下游因子。受SWH调控,YAP1在控制器官大小以及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多种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甚至卵巢癌中均可见YAP1的高表达,在氧化应激中引起的DNA损伤时,也可以检测到YAP1的累积并影响目的基因表达,以及参与早期调亡信号通路。而PCOS表型包括的卵巢增大;在其患者中发现慢性炎症因子表达提高。以上现象均与YAP1的功能有潜在联系。设计一款以YAP1为诊断标志物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早期诊断试剂盒,对于临床早期筛查,以及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病机理研究,均有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基因检测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基因检测试剂盒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基因检测试剂盒采用实时荧光探针对扩增的诊断标志物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所述诊断标志物为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标志物,具体为YAP1基因rs11225138位点,所述扩增引物序列的上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下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
优选的,所述上游引物序列的报告荧光基团为FAM。所述上游引物序列的探针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
优选的,所述下游引物序列的报告荧光基团为VIC。所述下游引物序列的探针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4所示。
本发明的试剂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诊断标志物进行检测。聚合酶为Hot Start Version DNA多聚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诊断标志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快速准确,特异性高,可以直接进行分型检测,检测结果准确高效,试剂盒中的引物特异性高,错配率低,引物长度和Tm值设计合理,扩增产物便于检测分离。一次扩增多条目的产物,不仅大大提高了扩增效率,降低了扩增成本。这种检测试剂盒可以扩展延伸到其他的SNP位点检测中,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开源博畅(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开源博畅(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37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雾霾的活性成分、制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