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系统服务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2738.0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2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张桂蓉 |
地址: | 开曼群岛大开曼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服务 评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服务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利用目标系统服务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作为评测使用数据,基于设计原则评测子模型、演练评测子模型、运行评测子模型共同确定出目标系统服务的可用性评测结果。从而基于客观的系统服务评测模型从设计原则、测试演练、实际运行三方面对系统服务进行智能化评测,以此代替了人工评估,从而实现了全面、精确和自动化评估测系统服务的可用性。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统服务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系统服务(system services)是执行指定系统功能的程序、例程或进程,系统服务在后台运行,以便支持其他程序。比如,系统服务通过系统服务支持用户运行的程序。系统服务可以在本地、或者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一些功能,例如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其他基于服务器的应用程序。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是指通过尽量缩短因日常维护操作和突发的系统服务崩溃所导致的停机时间,以提高系统服务的可用性。目前,系统服务是否具备高可用性,大部分是凭借专家经验或者人工来判断,或者系统服务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根据可使用性确定系统具备的高可用性。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及一种系统服务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更准确提高评测系统服务的可用性。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服务评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系统服务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将所述静态数据和所述动态数据输入至系统服务评测模型,得到所述目标系统服务的系统服务评测结果,其中,所述系统服务评测模型包括设计原则评测子模型、演练评测子模型和运行评测子模型,所述服务评测结果包括基于所述设计原则评测子模型得到的设计原则评测结果,基于所述演练评测子模型得到的测试演练评测结果,以及基于所述运行评测子模型得到的运行评测结果;根据所述服务评测结果,确定出所述目标系统服务的可用性评测结果。
第二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服务评测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系统服务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分别评测单元,用于将所述静态数据和所述动态数据输入至系统服务评测模型,得到所述目标系统服务的系统服务评测结果,其中,所述系统服务评测模型包括设计原则评测子模型、演练评测子模型和运行评测子模型,所述服务评测结果包括基于所述设计原则评测子模型得到的设计原则评测结果,基于所述演练评测子模型得到的测试演练评测结果,以及基于所述运行评测子模型得到的运行评测结果;总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服务评测结果,确定出所述目标系统服务的可用性评测结果。
第三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系统服务评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系统服务评测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
本说明书实施例是目标系统服务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作为评测使用数据输入至系统服务评测模型,得到系统服务评测结果,而系统服务评测结果中包括基于设计原则评测子模型得到的设计原则评测结果,基于演练评测子模型得到的测试演练评测结果,基于运行评测子模型得到的运行评测结果;根据系统服务评测结果确定出目标系统服务的可用性评测结果。由此,能够基于客观的系统服务评测模型从设计原则、测试演练、实际运行三方面对系统服务进行智能化评测,以此代替了人工评估,从而实现了全面、精确和自动化评估测系统服务的可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服务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服务评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27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