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血压治疗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42048.5 | 申请日: | 2019-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9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大为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血压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高血压治疗仪,主要涉及高血压治疗设备领域。包括所述主机用控制治疗装置,所述主机治疗装置电性相连,所述治疗装置包括多个平行的治疗板,多个所述治疗板通过距离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距离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治疗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治疗板距离调节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治疗板包括电极板和低脉冲板,所述电极板和低脉冲板可以互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将电极刺激和电磁低脉冲整合到一起根据患者需要随意搭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血压治疗设备领域,具体是高血压治疗仪。
背景技术
我国逐渐注入老龄化社会阶段,在此阶段日益突出的问题即是高龄化人群的健康及安全问题,例如进入老龄化的阶段中,老人易发高血压、心脏病等,针对该问题,一方面,需要建立老年医疗健康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另一方面,要注意面向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保健常识,护理知识,紧急状况下的应急措施,提高人群对老年身心特点的认识和一般保健及护理知识的掌握。由此可见,面对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对老人出现的高血压病症进行有效的治疗,成为年轻一代人极为关注的问题,非药物的高血压治疗方法,一般的治疗原理是通过电场、磁场、生物场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特别是指中医所述的穴位,达到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每个人对不同的刺激的反应不同,所以可能会试多种仪器,这样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血压治疗仪,它能将电极刺激和电磁低脉冲整合到一起根据患者需要随意搭配。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血压治疗仪,包括主机、距离调节装置和治疗装置,
所述主机用控制治疗装置,所述主机与治疗装置电性相连,
所述治疗装置包括多个平行的治疗板,多个所述治疗板通过距离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距离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治疗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治疗板与距离调节装置可拆卸连接,
所述治疗板包括电极板和低脉冲板,所述电极板和低脉冲板可以互换。
所述距离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联动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通过联动装置平行设置,所述联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一侧,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支撑杆和带动杆,
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一固定板顶端与第一支撑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底端与第二支撑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顶端与第三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底端与第四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另一端与第三固定板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另一端与第三固定板底端转动连接,
所述带动杆包括第一带动杆、第二带动杆和第三带动杆,所述第一带动杆的一端、第二带动杆的一端和第三带动杆的一端相互铰接形成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带动杆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带动杆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带动杆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三固定板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远离联动机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为燕尾型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远离联动机构一侧的结构相同。
所述电极板的一侧面均匀布置有接触电极,所述接触电极沿电极板的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极板设置有接触电极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榫,所述电极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止动板,所述第一止动板向第一连接榫一侧伸出,所述第一连接榫为燕尾型结构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上的连接槽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大为,未经陈大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2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