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海底管道和电缆巡检维护作业的专用测量船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0305.1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4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秦尧;罗彬;陆懿东;韩强;王磊;李丽红;乐小龙;张亦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17/00;B63G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刘必榕 |
地址: | 2000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甲板 巡检 海底管道 绞车 升降 维护作业 专用测量 升降鳍 电缆 声学测量设备 无人潜水器 海底电缆 上下移动 拖曳装置 溢油监测 磁力仪 故障点 中前部 敷设 检修 遥控 船舶 贯通 伸出 查找 一体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底管道和电缆巡检维护作业的专用测量船,其具有主甲板;主甲板固设有拖曳装置;主甲板尾部固设有磁力仪绞车和侧扫声呐绞车;主甲板撬装有遥控无人潜水器系统;船舶中前部设有贯通到船底的升降舱,升降舱内设有可沿升降舱上下移动并可伸出船底的升降鳍,升降鳍内设有多个声学测量设备。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专业性更强等优势,能利用自身搭载的设备完成溢油监测、故障点查找和处理等任务,更适用于海底管道的综合巡检调研功能,同时也兼顾海底电缆的巡检、检修、敷设等一体化的功能,功能多且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底管道和电缆巡检维护作业的专用测量船。
背景技术
海底油气管道是海上油气田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投资高、风险大的海洋工程,对海上油气田的开发、生产与产品外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海底油气管道建设逐渐进入高峰期,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公司仅在渤海湾的海底管道就已达数百千米。海底管道穿越海床,服役环境复杂,风浪、洋流、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和采砂、锚害等人为因素对海底管道的安全性造成了很大隐患。海底管道一旦发生泄漏,不仅造成巨大的修复费用,同时也将会导致油田停产,污染海洋环境,造成生态灾害,甚至会引起爆炸或波及下游用户设施安全,对企业和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因此,在管道运行期间,应重视海底管道路由的稳定性,并建立有效的海底管道巡检技术能力。传统的管道检修通常要调用小型非专业船舶搭载专业设备或者大型多功能作业船来实现,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海管敷设距离和运行时间的延长,海底管道安全问题日益显现,传统的管道管理理念、手段、方法及装备越来越难以适应安全管理要求。目前,还没有专业的海底管道巡检船来切实提高针对海底管道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能力。
现有的管道管理手段及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管理要求,需要更为专业的海底管道巡检船,用来实现对海底管道外部状态及损伤腐蚀的定期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海底管道的失效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保障海底管道长期安全运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海底管道和电缆巡检维护作业的专用测量船。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海底管道和电缆巡检维护作业的专用测量船,其具有主甲板;主甲板固设有可配合不同拖体进行拖曳调查检测的拖曳装置;主甲板尾部固设有用于海底地貌及管线电缆探测的磁力仪绞车和侧扫声呐绞车;主甲板撬装有用于水下泄油点定位的遥控无人潜水器系统;船舶中前部设有贯通到船底的升降舱,升降舱内设有可沿升降舱上下移动并可伸出船底的升降鳍,升降鳍用于海底管线电缆的检测和三维成像系统的数据采集,升降鳍内设有多个声学测量设备。
拖曳装置包括尾部A架及拖曳配套绞车;尾部A架固设于主甲板的尾部;拖曳配套绞车设于主甲板中部。
磁力仪绞车和侧扫声呐绞车分别设于尾部A架的两侧。
遥控无人潜水器系统包括遥控无人潜水器、潜水器释放装置以及用于对遥控无人潜水器进行控制的潜水器控制站;遥控无人潜水器上设有油气泄露传感器;潜水器释放装置包括潜水器A架和脐带缆绞车,潜水器A架用于支撑脐带缆绞车,脐带缆绞车的脐带缆与遥控无人潜水器连接。
遥控无人潜水器系统还包括箱体,遥控无人潜水器、潜水器控制站以及潜水器释放装置均设于箱体内。
升降鳍内的声学测量设备包括管线仪、双频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传感器、浅地层剖面仪和多普勒声学海流剖面仪。
升降鳍伸出船底后升降鳍的底部与船底距离不大于3米。
主甲板上设有多个集装箱式实验室;集装箱式实验室包括集装箱壳体以及设于集装箱壳体内的实验设备。
主甲板尾部作业区内撬装有用于海底电缆敷设作业的敷缆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0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流动力发电船
- 下一篇:一种FPSO的上层建筑总段驳运的海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