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迹合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39622.1 | 申请日: | 2019-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8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图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V20/54;G06V10/7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董艳芳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迹 合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迹合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目标时间段内的行人点分布图,该行人点分布图包括目标区域内多个行人中每个行人在目标时间段内的多个行人点,其中,每个行人对应的多个行人点根据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按照预设的区分粒度将行人点分布图划分为多个网格;根据多个网格中每个网格的至少一个行人点的位置,计算每个网格的聚类点;获取每个行人对应的多个行人点在行人点分布图中的具有映射关系的聚类点;根据多个行人中每个行人对应的多个行人点的时间顺序将每个行人点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聚类点进行连线,得到轨迹合并图。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行人轨迹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迹合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轨迹合并的技术方案存在于浮动车提取路网的场景中,它利用轨迹数据计算拐弯点,通过聚类算法对拐弯点聚类求出路口的位置,再计算经过两个路口的轨迹,对轨迹进行合并。现有方案一个区域只存在一个聚类数据,存在着在行人点分布杂乱时无法通过聚类进一步提取需要的信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迹合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行人点分布杂乱时无法通过聚类进一步提取需要的信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轨迹合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目标时间段内的行人点分布图,所述行人点分布图包括所述目标区域内多个行人中每个行人在所述目标时间段内的多个行人点,其中,每个行人对应的多个行人点根据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按照预设的区分粒度将所述行人点分布图划分为多个网格;根据所述多个网格中每个网格的至少一个行人点的位置,计算所述每个网格的聚类点;获取每个行人对应的多个行人点在所述行人点分布图中的具有映射关系的聚类点;根据多个行人中每个行人对应的多个行人点的时间顺序将每个行人点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聚类点进行连线,得到轨迹合并图。
上述方案设计的方法,对行人点分布图划分网格方法使得行人对应的行人点都落入网格中,进而对网格进行聚类分析,使得在行人点分布杂乱时也能够通过聚类提取需要的信息,进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能够呈现该区域下更加精确的行人移动的轨迹的方向和流量,使得门店人员根据区域行人流量作出的转化决策更加合理。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每个行人对应的多个行人点在所述行人点分布图中的具有映射关系的聚类点,包括:计算每个行人对应的多个行人点中的每个行人点与所述每个网格的聚类点的距离;获得每个行人点对应的距离最近的聚类点,建立每个行人点与每个行人点对应的距离最近的聚类点的映射关系。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多个行人中每个行人对应的多个行人点的时间顺序将每个行人点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聚类点进行连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每条聚类点连线形成的轨迹的行人人数;在显示界面中所述轨迹的位置展示所述行人人数。
上述方案设计的方法,将每条轨迹的行人人数展示在轨迹所在位置,使得后续呈现的轨迹合并图更加完善,一目了然。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多个行人中每个行人对应的多个行人点的时间顺序将每个行人点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聚类点进行连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每条聚类点连线形成的轨迹的行人人数;判断所述轨迹的行人人数是否小于预设行人数量;若是,则删除小于预设行人数量的轨迹。
上述方案设计的方法,人数较少的轨迹不呈现在轨迹合并图中,使得轨迹合并图更加清晰。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获取每个行人对应的多个行人点在所述行人点分布图中的具有映射关系的聚类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映射为同一聚类点的属于同一行人的行人点进行去重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图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图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9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