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馈电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9565.7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2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3/00;H02J3/32;B60L55/00;B60L53/60;B60L53/63;B60L5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郑红娟;宋志强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馈电 调度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馈电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具体方案包括:基于至少一个受电设备的充电需求,生成功率矩阵集;功率矩阵集中包含多个功率矩阵,每个功率矩阵均满足每个受电设备的充电需求;功率矩阵的每一行对应一个受电设备,功率矩阵的每一列对应一个预设时长范围,功率矩阵的每个元素为对应的受电设备在当前时长范围内的充电功率和馈电功率;计算功率矩阵集中每个功率矩阵的成本,从功率矩阵集中选择成本最低的功率矩阵作为第一目标功率矩阵;根据第一目标功率矩阵对每个受电设备进行充馈电。本申请可以同时完成对多个受电设备的充电模式和馈电模式的调度,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受电设备的充电成本,实现供电系统调峰和用户收益的双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馈电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充馈电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受电设备在充电的同时进行馈电操作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充馈电技术可以将大量的受电设备集中起来,不仅能够通过充电调度减少给供电系统带来的峰值负荷压力,还能够将受电设备作为能量缓冲主体,由受电设备进行馈电操作,为供电系统提供调频等辅助服务,在此过程中用户还能获得一定的收益。
要体现充馈电技术的优势,需要合理的调度策略对受电设备进行充馈电调度。现在针对充馈电策略的研究还较少,且大多数致力于充电的调度,以及受电设备的充电行为对供电系统的影响等研究上。同时实现充馈电调度的方法很少,并且没有在实现充馈电调度的同时,降低受电设备的充电成本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馈电调度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完成对受电设备的充电模式和馈电模式的调度,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受电设备的充电成本,实现供电系统调峰和用户收益的双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馈电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至少一个受电设备的充电需求,生成功率矩阵集;所述功率矩阵集中包含多个功率矩阵,每个功率矩阵均满足每个受电设备的充电需求;所述功率矩阵的每一行对应一个所述受电设备,所述功率矩阵的每一列对应一个预设时长范围,所述功率矩阵的每个元素为对应的所述受电设备在当前时长范围内的充电功率和馈电功率;
计算所述功率矩阵集中每个功率矩阵的成本,从所述功率矩阵集中选择成本最低的功率矩阵作为第一目标功率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功率矩阵中每个元素代表的充电功率和馈电功率,对每个受电设备进行充馈电。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至少一个受电设备的充电需求,生成功率矩阵集的步骤包括:
针对每个受电设备,为该受电设备生成一组包含预设项数的功率数列;所述功率数列中的每一项为代表了当前时长范围内对所述受电设备进行充馈电操作采用的充电功率和馈电功率的数值;
基于每个受电设备的功率数列生成功率矩阵,并重复生成所述功率数列和所述功率矩阵的步骤,得到包含多个功率矩阵的功率矩阵集;
基于所述功率矩阵集中的每个功率矩阵进行重组,并将重组得到的功率矩阵加入所述功率矩阵集中;
迭代执行所述基于所述功率矩阵集中的每个功率矩阵进行重组,并将重组得到的功率矩阵加入所述功率矩阵集中的步骤直至满足预设的停止条件。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功率矩阵的成本的步骤:
针对每个时长范围,根据该时长范围内充电功率、充电电价、馈电功率、馈电电价和馈电带来的电池损耗成本,计算该时长范围的单位充馈电成本;
对每个市场范围的单位充馈电成本求和,得到所述受电设备的充馈电成本;
对每个受电设备的所述充馈电成本求和,得到所述功率矩阵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95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