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王浆自动取虫吸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38585.2 | 申请日: | 2019-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2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龙;蔡金平;肖丽萍;张盛林;胥宗朋;温文馨;陶安;曾瑜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59/00 | 分类号: | A01K59/00;A01K59/04 |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王浆 自动 取虫吸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王浆自动取虫吸浆装置,包括机架、工作平台、传送装置、取虫装置和吸浆装置;使用传送带与棘轮机构配合,棘轮、棘爪与棘爪杆的间歇性运动,通过摇杆与连杆机构将该间歇性运动传送给取虫装置和吸浆装置,使得产浆条、取虫装置、吸浆装置相应地进行动作,取虫和吸浆可同时进行;过滤拦截网设置在虫夹上方,解决了蜂王浆在过滤拦截网中残留过多的问题。本发明取浆速度快,残余率低,较好的保证了蜂王浆的品相,同时出浆品质也得到充分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王浆自动取虫吸浆装置。
背景技术
蜂王浆是5~15日龄青年工蜂分泌的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浆状物,有特殊的香味、味酸、涩、辛、味甜,具有抗衰老、降低血脂血压等多种功效及丰富的药用价值。
目前年产量已达3000多吨,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但我国蜂王浆的生产过程还十分落后,取浆基本全靠手工操作,包括割台、镊子夹虫、刮浆笔挖浆等步骤。先用刀割掉产浆条上被加高的蜡台,再用镊子夹去浮于王浆表面的蜜蜂幼虫,最后用刮浆笔将每个台基内的王浆挖出,收集冷冻保存。由于幼虫细小且产浆条杯口密集,所以拣虫和挖浆操作显得极为繁琐,费时费力,整个过程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浪费多,卫生得不到保障,极大的制约了我国蜂王浆的发展。
目前也有通过离心甩浆法取浆,采用此原理的取浆装置的研究比较多,如上世纪90年代陈盛禄等人发明的一种筒形取浆机,靠电动机带动浆虫分离装置高速旋转,甩出台基中的王浆流入筒身底部的接浆瓶,经试验比人工提高效率近百倍,但由于王浆流动性不好,甩到筒壁后难以收集,浪费严重,且破坏了王浆天然的朵状。
也有利用仿人工挖浆法,比较系统的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有2011年李建永等人发明的一种挖浆机(201110132033.8),主要由王台传输机构,齿轮传动机构,挖浆机构和机座等组成,工作时将王台条水平放入王台导槽中,手摇手柄带动王台导轮转动,王台导轮上的L型气旋切口可推动王台条随之转动,与此同时,通过齿轮传动系统带动工作头转轴转动(转速与传动轴相同),转轴上设有与导轮气旋切口相等数目的工作头,这样王台条与工作头相向转动,通过二者设计好的啮合关系,工作头把王浆挖出,旋转到另一边,王浆被刮浆器刮下,流入收浆板。在传动轴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两个挖浆机构,能保证两排王台能被一次挖取干净。此挖浆机操作简单,取浆效率高,但王浆难收集,浪费较大,机器清理也麻烦。
关于仿人工挖浆的研究还有很多,但取浆设备大都结构复杂,动作误差大(很难控制),故障率高,而且没有滤虫装置,往往需要人工事先夹虫或与另外的钳虫机、拣虫机等配套使用才行,这无疑增加了麻烦,提升了成本,所以此类设备应用并不广泛。专利号为CN10769129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蜂王浆取浆的装置,该装置在采浆头上设置滤网,从而使得浆条中的蜂王浆与幼虫向下送至滤网时,利用滤网使蜂王浆与幼虫分离,从而获取蜂王浆。这种装置虽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由于蜂王浆较为粘稠,滤网过滤的时间较慢,限制了蜂王浆的提取效率,并且滤网极易堵塞,后期更换和清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取虫吸浆一体进行的蜂王浆取浆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蜂王浆自动取虫吸浆装置,包括机架、工作平台、传送装置、取虫装置和吸浆装置;
所述机架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机架上设有摇杆,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摇杆与所述传送装置、取虫装置和吸浆装置通过连杆机构连接;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跨置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传送带,使所述传送带产生移动的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驱动所述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产生间歇性转动的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棘爪和棘爪杆,所述棘爪与所述棘爪杆转动连接,所述棘轮与所述主动辊筒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棘爪杆与所述摇杆通过第一连杆机构连接,产浆条置于所述传送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8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家禽养殖的山地供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粗唇鮠人工繁育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