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羊疾病症纹库构建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8077.4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4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琼;郭球松;姜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70 | 分类号: | G16H50/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羊 疾病 辅助诊断 疾病症状 诊断 构建 频数 标准化处理 疾病数据库 特征值集合 专家系统 比对 应用 统计 | ||
本发明属于山羊疾病辅助诊断领域,涉及一种山羊疾病症纹库构建方法和应用。症纹库构建方法是通过对山羊疾病症状做标准化处理,提取出能反映山羊疾病症状的关键词作为山羊疾病的特征值,这些特征值集合成症纹;统计单个特征值在所有山羊疾病数据库中出现的频数,计算山羊疾病总数与该频数的比值作为特征值估值。将每个山羊疾病的症纹和特征值估值汇总构成“山羊疾病症纹库”。在“山羊疾病症纹库”中,根据特征值估值的大小,设定一定阈值,挑选出具有较大诊断价值的特征值,在山羊疾病专家系统中,用户通过症纹比对的方式进行山羊疾病辅助诊断,具有较大诊断价值的特征值优先推荐,以此提高诊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山羊疾病诊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山羊疾病症纹库构建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基于专家系统所开发出来的山羊疾病诊断系统越来越多,但实用性较低。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专家系统对于山羊疾病特征值采用专家赋值的方法。此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专家赋值方法属于经验赋值,对于山羊疾病特征值赋值因人而异,缺乏一致性;每位专家的赋值准确性取决于专家的经验,缺乏客观性。
另一方面,专家系统将山羊疾病细分为细菌病、寄生虫病、病毒病等类,用户在类下勾选所观察到的症状进行诊断,当输入的症状权值之和大于系统设定的山羊疾病阈值时,系统调出相对应的山羊疾病,供用户查阅。缺点有:第一,使用门槛高,用户需一定的山羊疾病知识甄别某一山羊疾病的类;第二,如果用户所勾选的症状较少,权值之和达不到系统设定的山羊疾病阈值时,系统诊断没有结果;第三,如果有多个山羊疾病阈值均低于用户所选症状权值之和时,诊断结果显示多个山羊疾病,用户无法进行确诊。
本发明通过对山羊疾病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提取了山羊疾病特征值,计算各个特征值的估值,每个山羊疾病都提取了一条特定的症纹,将所有山羊疾病症纹汇总,构建了山羊疾病症纹库。山羊疾病特征值的特点:特征值是对山羊疾病症状精简化的描述,最能反映症状特点的关键词条,一个山羊疾病具有多个特征值,一个特征值也可能出现在多个山羊疾病内。特征值估值的特点:相较于以往的专家系统经验估值,并且估值大小随山羊疾病种类的不同而变化,本方法的特征值估值更为客观,科学,根据估值算法可知,山羊疾病数据库内没有新病增加进来时,山羊疾病总个数是一定的,每个山羊疾病的症纹也是一定的,单个特征值在所有症纹中出现的频数也是一定的,所以说估值也是一定的。估值的大小,直观地反映了特征值在所有症纹中出现的次数,估值越大,特征值在所有症纹内出现的频数越少,诊断价值也就越高。症纹的特点:一个山羊疾病的症纹,是该山羊疾病内所有特征值的集合;特征值提供了症纹唯一确认的信息,一个山羊疾病,有且仅有一个症纹。
本发明采用计算机算法,结合山羊疾病数据库中的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客观科学地对山羊疾病特征值进行估值,估值大小能直接反映特征值的诊断价值。结合山羊疾病症纹匹配技术,可以提高诊断系统的诊断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发明内容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羊疾病症纹库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山羊疾病数据库。通过对国内外山羊疾病的相关数据的查阅,收集了传染病、寄生虫病、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中毒性山羊疾病、产科山羊疾病、代谢性山羊疾病、羔羊山羊疾病在内的8大类山羊疾病数据。数据内包含所有山羊疾病病原与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症状、解剖结果、诊断要点、鉴别诊断、防治措施的相关数据。
步骤二:山羊疾病症纹库的构建。山羊疾病症纹库是在已构建的山羊疾病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二次提取而形成的一个数据库。具体操作如下:
I、山羊疾病症纹库数据表的设计:症纹库包含山羊疾病数据表,山羊疾病特征值数据表,山羊疾病症纹数据表三个数据表,主要用于储存症纹库内症纹的相关信息,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8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