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属冷热形变的滚压钢球安装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7999.3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0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富;袁照杰;夏子文;王毅;苏婷婷;向道辉;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1/02 | 分类号: | B23P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 冷热 形变 滚压钢球 安装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冷热形变的滚压钢球安装工艺方法,包括罐体支架、循环冷却罐、动力系统、循环冷却系统、负压抽吸系统、旋转负压吸紧装置、驱动齿轮组件、下盘转动组件、驱动齿轮组件、复合齿轮轴。本发明以罐体支架为结构支撑、以循环冷却罐为钢球低温处理反应室、以下盘转动组件为工具头升温装置。本发明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具有效率高、灵活性好的优点,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压钢球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金属冷热形变的滚压钢球安装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滚压是一种压力光整加工,是利用金属在常温状态的冷塑性特点,利用滚压工具对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工件表层金属产生塑性流动,填入到原始残留的低凹波谷中,而达到工件表面粗糙值降低。由于被滚压的表层金属塑性变形,使表层组织冷硬化和晶粒变细,形成致密的纤维状,并形成残余应力层,硬度和强度提高,从而改善了工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和配合性。滚压是一种无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
目前,滚压设备中需要装入淬硬钢球,由于钢球比较小,需要装入的槽的间隙也非常小,对装入精度要求也比较高,目前还没有自动的钢球安装装置,一般都为人工安装,导致人工劳动强度非常大,降低了装配效率,且极易漏装。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基于金属冷热形变的滚压钢球安装工艺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利用金属材料自身的冷热膨胀系数在低温或者高温处理时表现出的热胀冷缩效应,提供一种基于金属冷热形变的滚压钢球安装工艺方法,具有效率高、灵活性好的优点,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金属冷热形变的滚压钢球安装工艺方法,包括罐体支架、循环冷却罐、动力系统、循环冷却系统、负压抽吸系统、旋转负压吸紧装置、驱动齿轮组件、下盘转动组件、驱动齿轮组件、复合齿轮轴;所述罐体支架为该发明的支撑部件;所述动力系统为液压缸提供竖直方向的推力和拉力;所述循环冷却系统向循环冷却罐体输入低温循环气体,对循环冷却罐体内钢球进行低温处理;所述负压抽吸系统配合动力系统进行钢球的安放工作;所述下盘转动组件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在罐体支架上;所述驱动齿轮组件安装在驱动电机轴上;驱动齿轮与下盘转动组件的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组件的主动带轮带动复合齿轮轴转动, 所述复合齿轮轴安装在循环冷却罐体底部并与小齿轮啮合。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金属冷热形变的滚压钢球安装工艺方法中,动力系统包括液压站、油路、分油阀、液压缸、液压缸支架,液压缸通过液压缸支架固定在罐体支架的上部。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气源、分气阀、气路、循环冷却罐、冷却气体进气接头、冷却气体排气接头,所述冷却气体进气接头布置在循环冷却罐体侧壁靠近底部1/4位置处,所述冷却气体排气接头布置在循环冷却罐体侧壁靠近顶部1/4位置处,循环冷却罐内壁布置有螺旋冷却流道。负压抽吸系统包括负压风机、气路、旋转负压吸紧装置、负压抽吸口接头、旋转负压吸紧装置与循环冷却罐体顶部的压盖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旋转负压吸紧装置的推杆头端部布置有球窝,球窝尺寸与滚压钢球尺寸大小一致。钢球内筛圈与小齿轮采用加强筋连接,小齿轮内孔与推杆头采用小间隙配合,钢球内筛圈底部与冷却罐体底部椎体内壁接触。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金属冷热形变的滚压钢球安装工艺方法中,复合齿轮轴一端为齿轮轴,另一端为从动带轮,安装时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中心在同一水平面。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金属冷热形变的滚压钢球安装工艺方法中,盘转动组件的滚压头加热装置均布在旋转下盘上表面的同心圆内。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金属冷热形变的滚压钢球安装工艺方法中,滚压头加热装置内壁放置有电感应加热带,工具头外螺纹与滚压头加热装置预留的内螺纹连接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金属冷热形变的滚压钢球安装工艺方法中,罐体支架底部布置有四个地脚调平装置,通过调节地脚调平装置对本发明所需的该套设备进行调平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7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