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仿伪缩微显示二维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7722.0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5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田君飞;李圣;陈广学;徐军飞;吴静;石聪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19/06;G06Q3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仿伪 缩微 显示 二维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仿伪缩微显示二维码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配制印刷所用油墨;在外力作用下,将膨胀‑收缩材料膨胀,在膨胀的材料表面上印制二维码;然后运用扫码器识别二维码,可以快速准确读取二维码上的信息;撤去外力材料收缩,印制在膨胀‑收缩材料表面上的二维码随之收缩,此时扫码器无法识别,起到仿伪的作用。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备的缩微显示二维码可以在二维码仿伪领域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仿伪缩微显示二维码的制备方法,主要在膨胀-收缩材料上印制可以被扫码器读取的二维码,通过膨胀-收缩材料收缩的同时二维码变小,无法被扫码器识别读取,来实现仿伪。属于二维码仿伪领域。
背景技术
二维码是在二维平面上将图形按一定规律分布,来实现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其具有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高译码可靠性。长期以来,假冒伪劣商品危及着企业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利益,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和企业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于防伪打假。然而,受制于防伪技术、防伪方式的单一,普通消费者缺乏防伪工具等因素,防伪效果不理想。
于是,针对这一现象,设计缩微显示二维码,使膨胀-收缩材料在膨胀状态下,印制在膨胀-收缩材料表面上的二维码可以被扫码器识别,而在收缩状态时无法被扫码器读取二维码信息,起到仿伪作用。
专利 CN203721121U公布了二维码和缩微图文结合的烫印膜,该实用新型涉及烫印膜,提供了一种二维码和缩微图文结合的烫印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复合的塑料薄膜支撑层、分离层、二维码印刷层、二维码背景层和热熔胶底层;其优点在于:可以提供一个平台,让消费者利用终端设备与产品生产厂家形成互动,在确认产品信息的同时具备市场推广、市场信息收集、生产管理及物流管理的用途,同时超高精细度的缩微图文使得仿制难度提高。专利申请 CN108898399A公布了一种利用软件扫描二维码的防伪方法,该申请利用软件扫描二维码的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针对某种商品建立信息库,录入所有该类商品的二维码信息2)编写可识别上述二维码的移动软件用于确认二维码3)在信息库中录入对比结果显示项;当扫描的二维码不是该信息库中的二维码时,显示假货及作出警示;(4)在商品或者商品的外包装上打印二维码信息。专利申请CN107644343A公布了基于二维码的物品防伪检测方法和装置,该专利申请提供基于二维码的物品防伪检测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将生产端生产的目标物品赋予加密二维码;接收出库扫描器或入库扫描器或出售扫描器发送的认证信息以进行身份认证;当目标物品出库时接收出库扫描器发送的目标物品的出库信息,并记录出库信息;当目标物品入库时接收入库扫描器发送的目标物品的入库信息,并记录入库信息;当目标物品出售时接收出售扫描器发送的目标物品的出售信息,记录出售信息,并将加密二维码进行解密得到解密二维码;将生产信息、出库信息、入库信息及出售信息生成物品流通信息,并发送给消费用户终端。通过二维码准确可靠地获取物品的流通信息,实现对物品信息的追溯,从而准确辨别物品真伪。
发明内容
针对二维码在仿伪方面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仿伪缩微显示二维码的制备方法,即在膨胀-收缩材料在膨胀时,印制在材料表面的二维码可以被扫码器快速识别并读取信息,而在材料收缩时,印制在其表面的二维码随之收缩,此时无法被扫码器读取信息起到隐身仿伪的作用。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显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仿伪缩微显示二维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印刷所用油墨:将稀释剂与油墨原料混合均匀,得印刷所用油墨;
(2)印制二维码图案:
对膨胀-收缩材料施加外力,膨胀-收缩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处于膨胀状态;用印刷设备蘸取步骤(1)配制的印刷所用油墨在处于膨胀状态下的膨胀-收缩材料的表面印制二维码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7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艺术品溯源鉴定画布及其追踪验证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采血管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