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混合燃油相容性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37713.1 | 申请日: | 2019-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5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柏金生;胡晓微;郭小丰;王丹;高鸿博;陈鑫;唐建江;赵云燕;程丽;张明盛;曾勇海;安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乔雪微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混合 燃油 相容性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混合燃油相容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混合燃油相容性的方法及其应用。其中,该方法包括:(1)称量滤网和表面皿的总质量Q1;(2)将混合燃油置于烧杯中且称量其的总质量M1;(3)将混合燃油和烧杯进行加热处理,将其倒入置于布氏漏斗中的滤网的整个表面上,称量倒空混合燃油的烧杯的质量M2;(4)将置于布氏漏斗中滤网上的混合燃油进行抽滤,并将抽滤后的滤网放置在所述表面皿上进行冷却处理,称量滤网和表面皿的总质量Q2;(5)计算M=M1‑M2和Q=Q2‑Q1,以及计算Q与M的比值检测相容性。该方法能够量化不同混合燃油之间的相容性状态,判断这种相容性下混合燃油堵塞倾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燃油相容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混合燃油相容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船用燃油质量出现问题:船东购买的燃油的质量指标都符合国家/国际标准,供油商贩卖的燃油的质量指标也都符合国家/国际标准,但是这种燃油在使用过程中堵塞柴油机燃油系统,使得船舶主机停机,船舶漂航。
造成这种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燃油混合时,混合燃油中沥青质絮凝,堵塞了燃油系统的沉淀柜、分油机、自清滤器等设备。船用残渣燃料油处于一种石油胶体悬浮分散状态。油品由沥青质、胶质、油质(饱和分、芳香分)三部分组成,以沥青质为核心吸附部分胶质,胶质周围吸附着很多稠环芳烃等大分子芳烃,并逐渐地过渡油相。沥青质以这种状态溶解在燃油中。只有沥青质、胶质、油分的特性和含量满足一定的条件,沥青质才能稳定存在,不发生絮凝。当燃油混合时,船舶残渣燃料油的胶体悬浮分散体系就有可能被破坏。那时,沥青质就可能会大规模絮凝、沉淀,产生油泥状的物质,堵塞船舶燃油管道。
目前,检测不同燃油之间相容性的试验方法较少,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STM D4740《用点滴试验法测定残余燃料清洁度和兼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简称斑点法)。斑点法试验可分为:洁净性斑点试验和相容性斑点试验。
洁净性测试程序:将一滴均匀并经预热的样品滴在试纸上,放入100℃的烘箱恒温1小时后取出。检查对应斑点确定悬浮固体颗粒含量,参照斑点类型确定样品洁净性等级。相容性测试程序:将多种燃料油混合,之后将一滴混合均匀并经预热的混合样品滴在试纸上,放入100℃的烘箱恒温1小时后取出。参照斑点类型确定样品相容性等级。标准斑点分为五级,一般认为斑点等级为1、2、3级时,燃油的性质较好,斑点等级为4、5级时,燃油的性质较差。
但是,斑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1)相容性试验检测的油样是混合燃油油样。(2)检测残渣燃料油与馏分燃料油之间的相容性,斑点等级易区分。缺点是:(1)斑点法试验是一个定性的试验方法,对斑点等级的描述非常粗略。(2)斑点的等级基于人的视觉判断,不精确。特别是检测残渣燃料油之间的相容性时,斑点等级难区分。(3)斑点法默认,当开展混合燃油相容性试验时,50:50的燃油混合比例是最苛刻的试验条件。但是根据我们的实际操作经验,混合燃油不相容的比例并非都在50:50的混合比例点上。对于相容性未知的两种燃油,应该多比例点测量不同燃油的相容性等级。
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检测混合燃油相容性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检测不同燃油之间相容性的斑点法存在的人为因素的主观判断不精准的缺陷问题,以及该方法默认混合比例50:50的单一比例测量不同燃油的相容性的缺陷问题,提供一种检测混合燃油相容性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能够量化不同燃油混合之后的相容性状态,判断这种相容性下混合燃油堵塞倾向性,以及检测这种相容性下混合燃油中沥青质絮凝的程度对船舶燃油过滤系统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混合燃油相容性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1)称量滤网和表面皿的总质量Q1;
(2)将混合燃油置于烧杯中且称量所述混合燃油和所述烧杯的总质量M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7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厂用废气排放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相变材料耐久性的测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