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桨滑动轴承、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7644.4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5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位士安;彭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7/12 | 分类号: | F16C17/12;F03D8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宋海斌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轴承 风力 发电 机组 系统 | ||
1.一种变桨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轴承内圈(100)和轴承外圈(200),以及多个轴向柱瓦(300),所述轴向柱瓦(300)沿周向分布在所述轴承内圈(100)和/或所述轴承外圈(200)上;
所述轴承内圈(10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轴承外圈(200)内,所述轴承内圈(100)与所述轴承外圈(200)之间形成有卡扣部(400),所述轴承内圈(100)和所述轴承外圈(200)中的至少一个可相对于所述卡扣部(400)滑动;
所述轴向柱瓦(300)自所述轴承内圈(100)或所述轴承外圈(200)的至少一个外端面,沿所述轴承内圈(100)或所述轴承外圈(200)的轴向,部分贯穿所述轴承内圈(100)或所述轴承外圈(200),抵靠在所述卡扣部(400)上;
所述轴向柱瓦(300)在所述变桨滑动轴承上的装配深度可调,以调整所述变桨滑动轴承的游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桨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400)包括相互匹配的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轴承外圈(200)上,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轴承内圈(100)上,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环形凹槽沿所述轴承内圈(100)或所述轴承外圈(200)的径向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桨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为第一环形凸起(420),所述环形凹槽为第一环形凹槽(410);所述第一环形凸起(420)设置在所述轴承外圈(200)的内侧表面上,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0)设置在所述轴承内圈(100)的外侧表面上;所述轴向柱瓦(300)贯穿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0)的一侧第一凹槽侧壁(101),所述轴向柱瓦(300)抵靠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420)的一侧第一凸起侧壁(2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桨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100)包括沿轴向分布的第一轴向内圈(110)和第二轴承内圈(120),所述第一轴向内圈(110)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圈(12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0)的一侧第一凹槽侧壁(101)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内圈(1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桨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为第二环形凸起块(440),所述环形凹槽为第二环形凹槽(430);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块(440)设置在所述轴承内圈(100)的外侧表面上,所述第二环形凹槽(430)设置在所述轴承外圈(200)的内侧表面上;所述轴向柱瓦(300)贯穿所述第二环形凹槽(430)的一侧第二凹槽侧壁(202),所述轴向柱瓦(300)抵靠在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块(440)的一侧第二凸起侧壁(10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桨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200)包括沿轴向分布的第一轴承外圈(210)和第二轴承外圈(220),所述第一轴承外圈(210)与所述第二轴承外圈(22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环形凹槽(430)的一侧第二凹槽侧壁(202)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外圈(220)上。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桨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轴承内圈(100)或轴承外圈(200)的周向,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环形凹槽之间的圆环空间内设有径向轴瓦(500),所述径向轴瓦(500)包括多段分径向轴瓦(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76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