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嗜线虫沙雷氏菌及其获取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7511.7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霍洪亮;周东文;赵雪莹;田克俭;孟琪;李雪;王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2;C02F3/34;C12R1/425;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130024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虫 沙雷氏菌 及其 获取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线虫沙雷氏菌及其获取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该嗜线虫沙雷氏菌命名为嗜线虫沙雷氏菌DH‑S01,其于2019年1月14日保藏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038。本发明筛选出的嗜线虫沙雷氏菌DH‑S01对雌二醇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将嗜线虫沙雷氏菌DH‑S01培养在以雌二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7天,能将浓度为100mg/L的雌二醇快速降解,其降解率在99%以上。故该嗜线虫沙雷氏菌DH‑S01能稳定、高效的降解雌二醇,可将其应用于处理环境中雌二醇的生物降解与环境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嗜线虫沙雷氏菌及其获取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过去半个世纪,环境激素对人类和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共同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环境激素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与机体正常情况下分泌的雌性激素在结构和功能上类似。一旦进入机体,不仅可以扰乱机体正常的内分泌激素的合成与代谢,影响生长发育和性别分化,还能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发育异常和生殖障碍,甚至致畸和致癌等。
环境激素能够利用洋流作用从低纬度地域转移至高纬度地域,乃至能够到达极地生态系统。另外,由于环境激素能通过食物链在高等生物体内富集和放大,对人类健康和动物生态安全产生巨大威胁。雌二醇(Estradiol,E2),在众多的外源性内分泌干扰物中被公认为是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最大的几种雌激素之一。首先,污染范围广,在空气、土壤以及河流中都检测到E2,且浓度达到ng/L级。其次,污水处理厂出水中E2浓度相对较高,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因此,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去除环境中E2的方法总体上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采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对E2进行吸附去除;化学方法是采用高级氧化法氧化处理E2,主要有电化学氧化法及催化氧化法等;生物方法主要是筛选、分离和驯化E2降解菌对E2进行去除。生物方法具有运行成本低、污染物去除彻底等优点,同时也是治理污水处理厂以及环境中受雌激素污染的水体和土壤的主要途径。
关于用生物方法去除环境中雌激素的课题,国内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而且,研究者对环境激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雌激素的毒理学研究、检测方法探索以及雌激素污染的风险评价上,对环境激素的微生物降解特性及降解机理的研究较少,急需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随着环境激素污染的日益加剧,探寻一种高效、经济、绿色的环境激素去除方法,对控制和治理环境激素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嗜线虫沙雷氏菌及其获取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嗜线虫沙雷氏菌命名为嗜线虫沙雷氏菌DH-S01,沙雷氏菌属(Serratiasp.),其于2019年1月14日保藏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038,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一路武汉大学。
进一步,所述嗜线虫沙雷氏菌的16S rDNA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嗜线虫沙雷氏菌DH-S01的获取方法,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药厂和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和水样作为所述嗜线虫沙雷氏菌的微生物源;
(2)用含有雌二醇、无机盐溶液和微量元素溶液的液体培养基对微生物源进行培养,得到菌液;
(3)将上述得到的初始菌液用无菌水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的稀释菌液,并将不同浓度梯度的稀释菌液涂布到LB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然后在LB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划线,得到所述的嗜线虫沙雷氏菌。
进一步,所述的液体培养基中雌二醇的质量浓度为5-1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7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