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变形的凹模截断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7025.5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3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溧水高新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26D5/12;B26D7/02;B26D7/06;B26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变形 截断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防止变形的凹模截断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左右贯通的设有物料通道,所述物料通道内可滑动的设有凹模,所述物料通道下侧内壁上固设有填充模,所述填充模位于所述凹模的凹陷处并与所述凹模滑动连接,本发明在加工时对凹模的凹陷处进行填充,可减小截断处的变形,而且在截断前压紧凹模,避免截断时凹模翘起来影响截断,通过气压传动驱动刀具的进给,使刀具能够平稳的截断凹模,使凹模断口处更平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变形的凹模截断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凹模一般为长条型的薄壁工件,在对凹模进行截断加工时,经常会出现凹模截断处发生巨大变形的情况,导致凹模工件报废,降低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本发明阐述的一种防止变形的凹模截断生产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加工时对凹模的凹陷处进行填充,可减小截断处的变形,而且在截断前压紧凹模,避免截断时凹模翘起来影响截断,通过气压传动驱动刀具的进给,使刀具能够平稳的截断凹模,使凹模断口处更平滑。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截断连续凹模时,截断处会出现巨大变形,降低凹模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防止变形的凹模截断生产装置,本例的一种防止变形的凹模截断生产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左右贯通的设有物料通道,所述物料通道内可滑动的设有凹模,所述物料通道下侧内壁上固设有填充模,所述填充模位于所述凹模的凹陷处并与所述凹模滑动连接,由于所述凹模为薄壁零件,所述填充模可减少所述凹模在截断时的变形,所述物料通道上侧内壁内设有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可通过挤压固定住所述凹模并对所述凹模进行截断,所述装置主体左端面上前后对称的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左端面之间固连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右端固连有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电性连接于所述加工装置,当所述凹模左端与所述接触开关接触时启动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物料通道前后两侧内壁内设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可带动所述凹模移动,所述物料通道下侧内壁内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转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输送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只能单向启动,所述装置主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收纳腔,所述传动装置可将截断后的所述凹模运送到所述收纳腔内并收集起来。有益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物料通道下侧内壁内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内固连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端连接于所述输送装置,所述传动腔下侧内壁内固设有电动机,所述电机轴下端动力连接于所述电动机,所述主动齿轮后端相啮合的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后端固连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周面上固连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位于所述从动齿轮后侧,所述传动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有斜槽,所述斜槽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有开口向左的带轮腔,所述带轮腔内可转动的设有上带轮,所述上带轮与所述主动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上带轮内固连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带轮腔前后内壁,所述装置主体上端面上前后对称的固连有固定块,两侧的所述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周面上固连有下带轮,所述下带轮与所述上带轮之间连接有运输带,启动所述电动机,进而通过所述电机轴驱动所述输送装置,同时所述电机轴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进而通过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主动带轮转动,进而通过所述传动带带动所述上带轮转动,进而通过所述运输带带动所述下带轮转动,截断后的所述凹模落在所述运输带上,并通过所述运输带将截断后的所述凹模运送到所述收纳腔内收集起来。
有益地,所述电机轴只能单向启动,即所述从动齿轮、所述主动带轮、所述上带轮以及所述下带轮只能顺时针转动,此时所述运输带只能顺时针滑动,截断后的所述凹模落在所述运输带上,所述运输带相对于截断后的所述凹模向上滑动,此时可减弱截断后的所述凹模下降速度,避免截断后的所述凹模快速滑入所述收纳腔内并发生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溧水高新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溧水高新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7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