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钢真空渗碳的预处理方法、真空渗碳方法和合金钢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6719.7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2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斗;邢志国;马国政;黄艳斐;郭伟玲;金国;董美玲;李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0;C23C14/48;C23C14/02;C23C8/22;C23C8/02;C23C14/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纪志超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钢 真空 渗碳 预处理 方法 | ||
1.一种合金钢真空渗碳预处理的方法,包括:
对合金钢基体进行超音速微粒轰击,获得表面纳米化基体;
对所述表面纳米化基体进行稀土离子注入处理;所述稀土离子注入处理采用的稀土离子为钇离子;
所述超音速微粒轰击过程中采用的硬质颗粒材质为氧化铝陶瓷;所述硬质颗粒的粒度为100~200微米;
所述合金钢基体的成分为:
0.17~0.23wt%的C;
0.17~0.37wt%的Si;
0.3~0.6wt%的Mn;
≤0.03wt%的S;
≤0.03wt%的P;
1.25~1.65wt%的Cr;
3.25~3.65wt%的Ni;
余量为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音速微粒轰击过程中硬质颗粒与合金钢基体的垂直喷射距离为10~20cm;硬质颗粒的喷射速度为300~1200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离子注入处理的注入电压为45~60KV;稀土离子注入剂量为1×1017ion/cm2~2×1017ion/cm2;注入温度为25~100℃。
4.一种合金钢真空渗碳的方法,包括:
对合金钢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真空渗碳处理;
所述预处理的方法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钢真空渗碳预处理的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渗碳处理的温度为900~910℃;所述真空渗碳处理的时间为5~7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渗碳处理完成后还包括:热处理;
所述热处理的方法为:
将真空渗碳处理后的合金钢基体依次进行高温回火处理、油淬、冷处理、低温回火和空冷。
7.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合金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67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