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36336.X | 申请日: | 2019-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5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毛小建;杨水仙;王士维;章健;田润;李建民;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4B35/58 | 分类号: | C04B35/58;C04B35/622;C04B35/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铝 透明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采用AlN粉体和Al2O3粉体为原料,采用B(OH)3、Mg源和稀土源作为烧结助剂,经混合、成型和烧结,得到所述氮氧化铝透明陶瓷;所述Mg源为MgAl2O4;所述稀土源选自稀土氧化物或/和稀土复合氧化物,优选选自Y3Al5O12、Y2O3、Lu3Al5O12、Lu2O3和Sc2O3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透明陶瓷领域。
背景技术
氮氧化铝透明陶瓷是高温下Al2O3和AlN在一定组成范围内(16~35.7mol%AlN)的固溶体,属于立方晶系,具有光学各向同性,在近紫外到中红外波段(0.2~6μm)具有优异的透光率,理论透过率为85.2%。而且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具有高硬度,高强度,介电性能优良,
耐腐蚀,极佳的耐磨性和抗划伤性,是耐高温红外窗口、头罩以及透明装甲的优选材料。
自1976年McCauly制备出世界上第一块氮氧化铝半透明陶瓷以来,人们已经发展出多种制备氮氧化铝透明陶瓷材料的工艺。这些工艺以起始原料的不同分为两类:a)以前驱物合成的氮氧化铝粉体为原料成型后进行烧结;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生成的氮氧化铝粉体具有良好的烧结性能。然而,粉体制备周期长,也因反应产物受温度、气氛、原料组成而存在工艺难控、粉体参数不稳定等缺点,不利于大批量制备氮氧化铝透明陶瓷。b)以Al2O3和AlN为原料进行反应烧结;此种方法避开氮氧化铝粉体制备和处理的步骤,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但由于原料烧结性能失配,所得氮氧化铝透光率较低或失透。研究人员一般通过添加烧结助剂促进其烧结过程,排除气孔,从而以反应烧结方法来实现氮氧化铝透明陶瓷的制备。由于该方法的烧结温度通常高于1900℃,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选用具有较高熔点的物质作为烧结助剂。
例如,专利1(美国专利US20100167907A1)公开了一种制备多晶氮氧化铝的方法,以MgO(<0.5wt.%),Y2O3(<0.5wt.%)和/或BN(<0.5wt.%)作为烧结助剂,在1550~1750℃预烧后再经1900℃烧结,可获得透光性较好的氮氧化铝。专利2(中国公开号CN106342081B)公开了一种氮氧化铝透明陶瓷的固相制备方法,以Al2O3和AlN为原料,加入纯度不低于99.9%的0.1~2.0wt.%的稀土氧化物和0.5~10wt.%的金属氧化物或其相应盐作为烧结添加剂;稀土氧化物包括La2O3、Gd2O3、Yb2O3;金属氧化物包括Li2O、MgO、CaO、Y2O3、TiO2、SiO2,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工艺烧结制备得到3.5mm厚的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在可见光波段的透过率仅为40%。专利3(中国公开号CN107344854A)公开了Al2O3和AlN质量比为(70~73):(30~27),添加0.1wt.%Y2O3、0.1wt.%MgO,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结合N2气氛烧结制备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得到2mm样品,可见光波段透过率约仅为70%。但上述,目前公开的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其光学透过率离理想透过率85.2%仍有很大的距离。而,只有反应烧结法制备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在可见~红外区域的透过率突破80%,方能有生产应用的可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透过率的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63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