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棒加热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5579.1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5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才;张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沅德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18;F27D3/00;F27D3/04;F27D11/00;F27D17/00;F27D2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董学文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铝棒 进料装置 铝棒加热炉 出料台 铝挤 加热 转运 工业加热炉 出料装置 加热效率 辅助件 金属板 全包裹 加装 填装 体内 进口 出口 | ||
本发明涉及工业加热炉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铝棒加热炉,包括加热炉、进料装置和出料台,所述进料装置安装在加热炉的铝棒进口,所述出料台对应安装在加热炉的铝棒出口,铝棒通过进料装置转运至加热炉体内,完成加热后通过出料台转移至铝挤设备进行铝挤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铝棒加热炉,通过设置带有铝棒孔的金属板及辅助件,实现对铝棒全包裹加热,提高加热效率;通过在加热炉端部加装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提高铝棒填装和转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加热炉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铝棒加热炉。
背景技术
在冶金工业中,加热炉是将物料或工件(一般是金属)加热到轧制成锻造温度的设备(工业炉)。加热炉应用遍及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热处理、表面处理、建材、电子、材料、轻工、日化、制药等诸多行业领域。现有加热炉对铝棒只能采用常规装箱式加热,加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铝棒加热炉,通过设置带有铝棒孔的金属板及辅助件,实现对铝棒全包裹加热,提高加热效率;通过在加热炉端部加装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提高铝棒填装和转运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铝棒加热炉,包括加热炉、进料装置和出料台,所述进料装置安装在加热炉的铝棒进口,所述出料台对应安装在加热炉的铝棒出口,铝棒通过进料装置转运至加热炉体内,完成加热后通过出料台转移至铝挤设备进行铝挤工作。
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金属板、铝棒通道、电热板、电热器、传感器、排气扇、活动门板和电机,所述金属板安装在炉体内部,金属板本体上均布有至少一个用于铝棒穿入的铝棒孔,所述金属板的上下侧边上贴合有用于加热金属板的电热板,所述电热板通过导线和外部的电热器连通,所述电热板和金属板的贴合处的金属板本体内还安装有用于监测金属板温度温度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导线和加热炉外部的温度监测器通信连接,所述电热板外侧覆有隔热板,通过电热器控制电热板对金属板进行加热,金属板对铝棒孔内的铝棒进行加热,通过传感器配合温度监测器可以对金属板温度实时监控,辅助控制铝棒的加热温度,满足不同的工艺需求。
优选地,所述金属板下方连接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穿过电热板和隔热板后固定在炉体内壁上,有效支撑金属板,防止金属板挤压下方的电热板和隔热板。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弧形板、移动板、气缸、驱动件、推块和滑杆,所述滑杆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方,移动板和滑杆为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板固定安装在移动板上端面,上端面对应弧形板的位置还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端部安装有推块,所述推块在气缸的推动下在弧形板内滑动,所述推块在气缸的带动下将铝棒从弧形板内推入加热炉,所述弧形板的横截面为半圆环型,内圆的直径大于铝棒的直径,便于铝棒的放入。
优选地,所述弧形板内圆的最低点高度高于铝棒孔内圆的最低点,防止铝棒推送时卡死。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的下方一体设置有凸起,对应凸起的底座上安装有驱动件,驱动件通过和凸起配合实现移动板在滑杆上滑动,通过驱动件对凸起的驱动实现移动板沿着滑杆滑动,便于对不同的铝板孔进行送料。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下方的凸起和驱动件连接为齿条齿轮配合,所述驱动件为能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移动的驱动机,通过设置为齿轮和齿条的配合驱动,有效防打滑,较为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的炉体顶部还安装有用于抽出炉内热气的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为排气扇,通过将加热炉内气体抽出,保持炉体内通风和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和进料装置连接的端部安装有活动门板,所述活动门板通过线缆和炉体顶部的电机连接,所述加热炉和出料台连接的端部安装有活动门板,所述活动门板通过线缆和炉体顶部的电机连接,需要对炉体内铝棒加热时,放下活动门板,使得铝棒孔封闭,改善加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沅德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沅德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5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