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纵磨外圆磨粒轨迹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5518.5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0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武;袁志群;张梁;易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5/04 | 分类号: | B24B5/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磨外圆磨粒 轨迹 确定 方法 | ||
1.一种纵磨外圆磨粒轨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纵磨外圆模型
根据纵磨外圆工艺过程,绘制工件与砂轮的纵磨外圆模型,工件表面分区位相调节值c,按等式(1)计算
其中,B为砂轮宽度(mm),ft为轴向进给量(mm/r),n1为工件转速(r/s),n2为砂轮转速(r/s),ft′为砂轮轴向进给量(mm/r);
S2、建立外圆表面分区模型
根据磨削工艺,建立外圆表面分区模型,工件轴向进给1次,获得1个磨粒轨迹密集区,密集区的夹角按等式(2)计算
等式(2)中参数同前;
工件往复多次进给,获得多个密集区,密集区数量按等式(3)计算
等式(3)中参数同前;
密集区的位相角按等式(4)求得
等式(4)中参数同前;
S3、绘制砂轮表面磨粒单程轨迹分步模型
S4、将砂轮表面磨粒单程轨迹分步模型映射为工件表面磨粒单程轨迹分步模型;
S5、建立工件表面磨粒单程轨迹展开模型
S6、建立工件表面磨粒单程轨迹叠加展开模型
将S5中工件表面磨粒单程轨迹展开模型中y轴大于360的区域截取,叠加在Y=0的位置,获得单程工件表面磨粒轨迹叠加展开模型;
S7、建立工件表面磨粒多程轨迹展开模型
将工件表面磨粒单程轨迹叠加展开模型的夹角为的密集区沿y向复制n4次,沿x方向复制多次,截取x≤L的区域,得到工件表面磨粒多程轨迹展开模型,L表示工件长度,n4参数同前;
工件表面磨粒多程轨迹展开模型中通过放大即可测得磨粒轨迹的最大螺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磨外圆磨粒轨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3绘制砂轮表面磨粒单程轨迹分步模型的步骤如下:
S3.1、模拟磨粒运动,绘制砂轮轴向进给宽度B(mm)时砂轮表面每周轨迹螺旋线模型共n5幅,在xoy平面内建立第1周轨迹螺旋线模型,n5按等式(5)计算如下:
等式(5)中参数同前,
S3.2、将步骤S3.1分别生成的每周轨迹螺旋线模型依次叠加,获得每周叠加轨迹螺旋线模型,叠加方法是将第i周与第i+1周叠加生成第i+1周叠加轨迹螺旋线模型,第i+1周叠加螺旋线模型与第i+2周轨迹螺旋线模型叠加生成第i+2周叠加螺旋线模型,i=1,2,3…n5,
S3.3、截取第n5周叠加螺旋线模型中y坐标小于的区域,得到砂轮表面螺旋线密集区分布模型,
其中表示砂轮表面螺旋线密集区宽度(°),按等式(6)计算如下:
砂轮表面磨粒轨迹螺旋线数量n6(根/r),n6按等式(7)计算如下:
相邻螺旋线距离按等式(8)计算如下:
等式(6)、(7)、(8)中,D3表示磨粒直径,其他参数同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纵磨外圆磨粒轨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5中采用步骤S3.2中所述方法建立n5个每周叠加轨迹螺旋线模型,然后将每周叠加轨迹螺旋线模型映射获得n5个工件表面叠加轨迹分布模型,集成该n5个工件表面叠加轨迹分布模型得到工件表面磨粒单程轨迹展开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55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钢卷纵切分条圆盘刀磨削的工装
- 下一篇:一种无心外圆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