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山废弃地复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5151.7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5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田森林;黄建洪;赵群;胡学伟;李英杰;李波;陈杰;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张杨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山废弃地 蒿草 收割 种植 铺设 场地平整 固碳作用 土壤肥力 绿肥 留茬 修剪 枝叶 生长 绿化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废弃地复绿方法,先对矿山废弃地进行场地平整,3~6月种植桤木,然后种植多年生蒿草;从种植第二年开始,每年5~8月收割多年生蒿草,留茬2~6cm,并将收割的多年生蒿草铺设于矿山废弃地,铺设厚度1~5cm;当桤木地上部分生长至高度100~200cm时,停止收割多年生蒿草。本发明通过种植桤木以及多年生蒿草,达到绿化的效果,而收割蒿草以及修剪桤木的枝叶可作为绿肥,配合桤木的固碳作用,可有效改善矿山废弃地土壤肥力,促进矿山废弃地复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废弃地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废弃地复绿方法。
背景技术
矿山废弃地指采矿活动所破坏的、非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裸露的采矿岩口、废土(石、渣)堆、煤矸石堆、尾矿库、废弃厂房等建筑用地,地
下采空塌陷地及圈定存在采空塌陷隐患的荒废地等。矿山废弃地的地表和山体结构破坏严重,原覆盖的自然植被被彻底损毁,土壤重金属含量高且养分贫瘠,是一种极端退化的生态系统。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产生的废弃地,严重影响了国土生态安全,威胁着矿区及下游动植物生存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
植被恢复是矿山生态恢复的重要环节,因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都是以植被恢复为前提。植被恢复不仅对废弃地起着构建初始植被的作用,还能改善土壤的结构、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环境,从而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因此筛选出适宜的植物作为先锋植物,对于矿山废弃地土壤的复绿,具有很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桤木是一种乔木,其具有生长迅速,根系发达,且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蒿草大多是灌木,也生长迅速,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固碳作用。桤木与灌木混种能够加快土壤质量的改善进程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景观效益。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 108341705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矿山生态复垦方法及系统,该技术主要是采用椰糠土作为矿山生态复垦的基质覆盖土,同时将硝酸钾、硝酸钙、磷酸二氢铵微肥等按照一定的配比配制为营养液进行浇灌,最后在改良基质土壤上种植植物。但以上的方法需配制特定的营养液,投资较大,且工艺复杂,不易操作。为此,研发一种矿山废弃地复绿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废弃地复绿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对矿山废弃地进行场地平整,3~6月种植桤木,然后在桤木周围种植多年生蒿草;
S2、从种植第二年开始,每年5~8月收割多年生蒿草,留茬2~6cm,并将收割的多年生蒿草铺设于矿山废弃地,铺设厚度1~5cm;当桤木地上部分生长至高度100~200cm后,停止收割多年生蒿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种植桤木以及多年生蒿草,达到绿化的效果,而收割蒿草以及修剪桤木的枝叶可作为绿肥,配合桤木的固碳作用,可有效改善矿山废弃地土壤肥力,促进矿山废弃地复绿;
2、本发明构建的乔灌系统接近自然植物群落,根系分布由浅至深,对矿区废弃土修复全面;
3、本发明管理过程简单,避免了配制营养液麻烦的问题,操作简单,节省人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对矿山废弃地进行场地平整,3~6月种植桤木,然后在桤木周围种植多年生蒿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51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花序桉优树环割促萌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叉苦下面套种南板蓝的混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