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血管采血前自动准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4673.5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8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兵;谢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翌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2 | 分类号: | B65G65/42;B65G47/74;B65C9/46;B65C9/26;A61B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采血 自动 准备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管采血前自动准备装置。所述采血管采血前自动准备装置,包括:壳体、上料储料模块、输送模块、打印贴标签模块、出料模块;所述输送带带动采血管移动,然后通过推块,将采血管推到指定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取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管采血前自动准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的时,对不同的患者需要抽取的血液量是不同的,不同的患者需要检查的项目也是不同的,针对某一个患者也可能进行多项检查。因此,在医院里,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采血管,并在采血管上粘贴上记录有患者姓名及相关信息的标签,来对检查结果进行确认。
但是在进行上述工作中,不仅存在人工在采血管上贴标签复杂的问题,且多种管混合在一起,容易造成混乱,进而造成检查结果错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管采血前自动准备装置来解决市场上采血管在采血前及采血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和混乱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采血管采血前自动准备装置,包括:壳体、上料储料模块、输送模块、打印贴标签模块、出料模块;
所述壳体为薄板壳体结构,其内部中空,其形状可视作两个矩形体拼接而成,其中一个矩形体较长,一个矩形体较高;
所述壳体上开有储料窗口、上料窗口、打印机窗口、出料窗口;
所述储料窗口设置在壳体较高的矩形体的一个侧面上,且位于由中靠下部位;
所述上料窗口设置在壳体较高的矩形体开有储料窗口的那一侧面上,且位于储料窗口上方;
所述打印机窗口设置在壳体较长的矩形体上表面;
所述出料窗口设置在壳体较长的矩形体的一个侧面上;
所述上料储料模块包括:储料部、上料部、滑道一、铰柱、滑道二、阻挡板一、电磁伸缩杆一、阻挡板二;
所述储料部为直角梯形板状结构,其斜腰一面朝上,置于壳体内部,在上述储料部一侧梯形下底边所在面开有凹槽,该凹槽深度小于采血管的长度;
所述上料部为两个矩形薄板固定在储料部上端,与阻挡板一和阻挡板二形成一个上料储存空间;
所述滑道一为矩形板结构,在矩形板上表面开设有凹槽,该凹槽的横截面直径大于采血管和管帽的直径,滑道一固定在储料部斜腰较低一端,与储料部斜腰处于一条直线;
所述铰柱数量为两个,能够通过电磁控制其铰合和松开;
所述滑道二为矩形板结构,长度比滑道一短,其上表面开设有凹槽,该凹槽的横截面直径与滑道一上凹槽的相同;
所述滑道一一端和滑道二一端通过铰柱连接;
所述阻挡板一为矩形薄板结构,其两端靠近上料部的两块薄板的边缘;
所述阻挡板二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下表面开有矩形凹槽,该槽能够容纳阻挡板一,且在槽上方固定连接有电磁伸缩杆一,该电磁伸缩杆一一端固定在阻挡板一的上表面;
所述输送模块设置在壳体内部,包括:输送带纵向支撑杆、主动轮、从动轮、水平支撑杆、输送带、电机支撑架、电机一、采血管固定部;
所述输送带纵向支撑杆为矩形体杆,数量为四个,两个为一组,设置在壳体内部;
所述主动轮固定在一组输送带纵向支撑杆上;
所述从动轮固定在另一组输送带纵向支撑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翌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翌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4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