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防污染悬河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3348.7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缪诗雨;缪卫良;蒋息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C02F3/32;C02F3/34;C02F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物 不透水材料 防污染 清水区 水体 景观效果 框架连接 水体水质 水质处理 相对独立 污水区 分隔 美观 上层 体内 隔离 污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防污染悬河系统,其能改善水体水质被污染的现象,提升景观效果。其包括漂浮物框架,所述漂浮物框架连接有不透水材料,河体内通过所述不透水材料和所述漂浮物框架分隔形成清水区,用于与污水区隔离。这样上层清水区相对独立、稳定,易于水质处理,使环境更为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体防污染悬河系统。
背景技术
一些城市河道由于河岸两侧雨水直排河道、污水渗漏进入河道,都会严重影响河道水质,导致黑臭,另外一些靠近大海的河道往往会受潮汐影响,导致河道水质不稳定,不宜治理,影响美观。为了美化城市、提升水质标准,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都无法达到良好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各种因素导致的水质污染影响城市环境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防污染悬河系统,其能改善水体水质被污染的现象,提升景观效果。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水体防污染悬河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漂浮物框架,所述漂浮物框架连接有不透水材料,河体内通过所述不透水材料和所述漂浮物框架分隔形成清水区,用于与污水区隔离。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清水区的横截面呈“U”形或者“V”形;
所述漂浮物框架沿河岸及河口设置,所述漂浮物框架浮于所述污水区上,所述污水区位于所述清水区下方;
所述漂浮物框架由浮体或者浮床组成,所述漂浮物框架为硬质框架,防止发生变形;
所述不透水材料为不透水布或不透水塑料膜;
所述不透水材料底部设有负重;
所述清水区或者所述污水区底部设有沉床用于种植沉水植物;
所述清水区内设有增氧装置;
所述污水区内设有增氧装置;
所述漂浮物框架上种植水生植物。
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后,通过不透水材料和漂浮物框架将河体内的水分隔形成封闭的清水区并与受污染的污水区隔离,其相对独立,不会因雨污水进入河道或近海河道潮汐现象的发生导致影响清水区的水质,相应地可以对上部清水区采取植物、动物、微生物、净水设备等措施进行净化,使上部清水区保持清澈,改善水体被污染的现象,同时如果发生河水上涨时,污水区的水量增加会带动上部清水区上升,而如果发生河水下降时,污水区的水量减少会带动上部清水区下降,上部清水区可以始终保持在上层对污水区进行遮蔽,而且上层清水区相对独立、稳定,易于水质处理,使环境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水体防污染悬河系统,其中,需要防污染的河体1与受污染的外部水体6连接,该系统包括漂浮物框架2,漂浮物框架2连接有不透水材料3,其沿需要防污染的河体1的河岸及河口进行设置,同时河岸的最高处不低于发生潮汐时的水位最高点,河体1内通过不透水材料3和漂浮物框架2分隔形成清水区4,用于与污水区5隔离,同时与污水区5相对封闭。漂浮物框架2由浮体或者浮床组成,此处优选浮床可以通过种植植物更为美观还能净化水质,同时为保证不变形需要采用硬质漂浮物框架2,不透水材料3可以为柔性不透水布、不透水塑料膜等;河体1内的上层通过不透水材料3和漂浮物框架2分隔形成截面为“U”形或者“V”形的清水区4,为保证呈上述形状,不透水材料3底部设有负重7,负重7的重量不能导致漂浮物框架2下沉;另外清水区4可以设有沉床用于种植沉水植物还可以在清水区5内设置增氧装置例如喷泉对清水区4进行增氧净化,同时更为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3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厢工作门气动驱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打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