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其制备,抗肿瘤转移作用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2742.9 | 申请日: | 201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彭师奇;赵明;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润泰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35/04;A61K31/225;A61K31/7048;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8 | 代理人: | 余光军 |
地址: | 1000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榆树 叶水提物 粉末 制备 肿瘤 转移 作用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其制备方法以及抗肿瘤转移的作用。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中含17种奎尼酸类化合物和14种懈皮素类化合物。实验证明,本发明的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可有效地抑制肿瘤肺转移,因而本发明公开了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在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提出本发明为治疗预防肿瘤转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的方法,涉及由该方法制备的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在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以转移为特征。肿瘤细胞浸润,迁移及增殖在人类肿瘤发展并向恶性转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尤其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浸润,迁移及增殖起重要作用。肿瘤转移严重影响患者对健康和生活的期待。恶性肿瘤生长时,通常出现转移。有些患者在恶性肿瘤的早期就出现了微转移。这种状况使得常规的治疗方法不再有效。在恶性肿瘤相关的死亡病例中90%以上患者的死因是肿瘤转移。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也死于转移。对于恶性肿瘤来说,肺癌是最具侵略性的人类癌症之一。例如通常只有10%-15%的肺癌晚期患者能存活5年。而在过去的30年里这种困难局面仍无显著改善。在很多临床病例中,肺癌在被诊断之前已经转移到周围组织。肿瘤转移,尤其是肿瘤向肺转移是肿瘤患者最大的死亡风险。在首次确诊的结肠癌患者中,出现肝转移的比例大约25%。在结肠癌患者晚期出现肝转移的比例为40-50%。那些肝转移患者若不治疗,那么平均存活率会降低到6-12个月,5年存活率为9%。乳腺癌患者发生柔脑膜转移的比例为12-35%。在众多转移途径中,淋巴管是最普遍的路径。发生率超过60%。至今,仍然没有抗肿瘤转移的药物用于临床。这样一来,开发无毒副作用的预防肿瘤转移的药物便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已经付出了巨大努力,可是一直取得没有实质性进展。
榆树叶夏秋采摘,晒干或新鲜食用。例如将鲜嫩的榆树叶摘下洗干净切碎以后可以和面粉和在一起做榆树叶饼和做饺子馅。榆树刚发芽的嫩叶用开水汆水凉拌是很不错的一道菜。民间认为榆树叶可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多梦等症状。民间还认为干燥的榆树叶三至五钱研成碎末,用白酒调成膏状,直接外敷在受伤部位能止痛和止血。这种膏对骨折也有不错的疗效,能止痛及加快骨骼再生。民间进一步认为榆树叶能利水消肿,缓解小便不利和身体浮肿。
发明人长期从事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的化学成分及治疗作用研究。发明人对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的化学组分进行质谱分析,发现了31种未见报道的组分,主要包括桂皮酰奎尼酸和多取代懈皮素。虽然报道过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单一组分的生物活性,但是全组分联合的生物活性并不知情。通过反复研究发明人发现,这31种组分联合可预防肿瘤转移。与所有榆树叶的已知发明相比,本发明的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可预防肿瘤转移的发明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根据这些认识,发明人提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得的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实验证明,由本发明制备的鲜榆树叶水提物粉末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四方面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润泰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润泰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2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